中醫(yī)古籍
  • 《正骨心法要旨》 后山骨

    作者: 吳謙等

    后山即頭后枕骨也。其骨形狀不同,或如品字,或如山字、或如川字,或圓尖,或月芽形,或偃月形,或雞子形,皆屬枕骨。凡有傷損,其人頭昏目眩,耳鳴有聲,項強咽直,飲食難進,坐臥不安,四肢無力,內服正骨紫金丹,外敷烏龍膏,洗以海桐皮湯,以散瘀去麻木止痛。如誤從高處墜下,后山骨傷太重,筋翻氣促,痰響如拽鋸之聲,垂頭目閉,有喘聲者,此風熱所乘,至危之證,不能治也,遺尿者必亡。惟月芽形者,更易受傷。如被墜墮打傷,震動蓋頂骨縫,以致腦筋轉擰疼痛,昏迷不省人事,少時或明者,其人可治,急以涼水蘸發(fā),啟開牙關,以酒調八厘散灌之,服后目開痛苦有聲,二目流淚,愈見可治之兆,服正骨紫金丹,炒米粥調養(yǎng)可愈。

    正骨紫金丹(見巔頂傷)

    烏龍膏(見凌云骨傷)

    海桐皮湯(見兩顴骨傷)

    八厘散(見巔頂傷)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