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張氏醫(yī)通》 癲門

    作者: 張璐

    定志丸(千金) 治言語失倫。常常喜笑發(fā)狂。

    人參 茯神(各三兩) 石菖蒲 大遠志(甘草湯泡。去骨。各二兩)

    上四味。為末。蜜丸梧子大。飲服七十丸。亦可作湯服。血虛。加當歸。有痰。加橘、半、甘草、生姜。

    千金防己地黃湯治癲癇語言錯亂。神氣昏惑。

    防己(一錢) 甘草 桂心 防風(各三錢) 生地黃(四錢) 生姜汁(三匕)

    上四味。酒浸一宿。絞取汁。銅器盛之。地黃另咀。蒸之如斗米飯久。亦絞取汁。并入姜汁。和分三服。

    半夏茯神散治癲妄因思慮不遂。妄言妄見。神不守舍。初病神氣未衰者。用此數(shù)服效。

    半夏 茯神(各一兩二錢) 天麻(煨) 膽星 遠志肉 棗仁(炒) 廣皮烏藥 木香 礞石( 。各八錢)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數(shù)沸。入生姜汁數(shù)匙??招暮妥曳?/p>

    妙功丸治蟲積在內。使人多疑善惑。而成癲癇。

    丁香 木香 沉香(各半兩) 乳香(研) 麝香(另碎) 熊膽(各二錢半)白丁香(即雄雀屎。三百粒。但直者是雄) 鶴虱(即天名精子。勿誤胡菔子) 白雷丸陳皮(去白。各一兩) 輕粉(四錢半)大黃(酒浸。兩半) 赤小豆(三百粒。即赤豆之細者勿誤半黑半赤相思子) 巴豆(七粒。去皮研。壓去油) 朱砂(一兩。水飛。一半為衣)

    為細末。蕎麥一兩作糊。每兩作十丸。朱砂為衣。陰干。每用一丸。溫水浸一宿。去水。再用溫水化開。空心服之。小兒減服。久年病。一服即愈。未愈。后三五日再服。重不過三服。

    控涎丹(十棗湯下) 導痰湯(二陳湯下) 稀涎散(中風門) 歸脾湯(保元湯下) 涼膈散(方祖)四七湯(二陳湯下) 滾痰丸(痰飲門)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