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臟腑積熱,發(fā)為腫毒,時疫疙瘩,頭面洪腫,咽嗌堵塞,水藥不下,一切羌惡疫 。
漏蘆 升麻 大黃 黃芩(各一兩) 藍葉 黑參(各二兩)
上六味為粗末,每服二錢,水盞半,煎至六分,去渣溫服,腫毒甚,加芒硝二錢半。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 一卷。先論口齒、喉舌之證,分為六門,次論骨鯁、諸蟲、體氣的治法 ,也分六門,末附方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臟腑積熱,發(fā)為腫毒,時疫疙瘩,頭面洪腫,咽嗌堵塞,水藥不下,一切羌惡疫 。
漏蘆 升麻 大黃 黃芩(各一兩) 藍葉 黑參(各二兩)
上六味為粗末,每服二錢,水盞半,煎至六分,去渣溫服,腫毒甚,加芒硝二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