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咸,平,大寒,無毒。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酸疼溫瘧洗洗發(fā)作有時,療傷中,淋露,下水氣,除陰氣,益精。《藥性論》云∶臣。能治百鬼魅。陶隱居云∶療驚邪風狂疰病。惡∶黃 、大黃、大戟、干姜、干漆、山茱萸、大棗生∶平原。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 一卷。先論口齒、喉舌之證,分為六門,次論骨鯁、諸蟲、體氣的治法 ,也分六門,末附方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苦咸,平,大寒,無毒。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酸疼溫瘧洗洗發(fā)作有時,療傷中,淋露,下水氣,除陰氣,益精。《藥性論》云∶臣。能治百鬼魅。陶隱居云∶療驚邪風狂疰病。惡∶黃 、大黃、大戟、干姜、干漆、山茱萸、大棗生∶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