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國幽門螺桿菌研究》 美藍染色檢查幽門螺桿菌的臨床應(yīng)用

    近年來國內(nèi)外對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及其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作用研究相當(dāng)活躍,我們應(yīng)用胃粘膜活檢組織切片美藍染色檢查Hp,并對508例有或無消化不良等上消化道癥狀人群行觀察。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所有受試均作胃鏡檢查及病理活檢(胃竇、胃角、胃體小彎側(cè)各取1~3塊,見明顯病灶加取至少4塊)。無癥狀者32人,男30,女2;年齡18歲~48歲,平均21歲。其中,胃鏡和病理活檢正常者14例(組Ⅰ);胃鏡檢查正常,病理活檢有輕度或局限性慢性淺表型炎癥者18例(組Ⅱ)。有癥狀者系不經(jīng)選擇的胃鏡檢查者476例,男334例,女142例年齡18歲~75歲,平均47.71歲。

    1.2 方法

    石蠟切片常規(guī)脫蠟入水。入0.03%美藍溶液0.5min~2min(視染液新舊而定)。自來水清洗。常規(guī)脫水,透明,樹膠封固。然后進行閱片。全切片上無Hp為陰性;陽性者先低倍鏡觀察,選Hp最密集區(qū)域換油鏡觀察20個視野,平均每個油鏡視野<個Hp為(+),20~50個Hp為(++),>50個為(+++)。

    2 結(jié)果

    美藍染色鏡下觀察Hp呈藍色,胃粘膜上皮,胞漿及分泌物呈淡藍色,固有膜,結(jié)締組織呈深藍色,Hp呈彎曲狀,S狀,短弧狀及桿狀,位于胃小凹或胃小凹分泌物中,亦可見于上皮胞漿中,Hp在各組的檢了出情況如表1。其他:非器質(zhì)性消化不良,有消化道癥狀,而胃鏡檢查病理活檢均正常,同時排除其他疾病者如食管炎,食管癌分別為18例,7例和8例,Hp均為陰性。

    表1 美藍染色Hp的檢出率

    組別n男女-++++++檢出率無癥狀組Ⅰ14122122無癥狀組Ⅱ1818615643.8CAG8467173517211158.3CS-AG12786414321471666.1CSG14291518124271043.0PU4537823105748.9殘胃炎21192141517/21胃息由95461113/9胃癌131121211/13

    Hp在胃內(nèi)的分布:以CAG,CS-AG,CSG三組中Hp陽性者統(tǒng)計,以胃竇為主或僅胃竇有Hp者分別為57.4%,63.4%,72.6%。

    3 討論

    在目前常用的Hp檢查方法中,組織切片染色鏡檢以直觀、準確、不需在病理活檢以外加取組織而受到重視。我們在實踐中摸索出的美藍染色法,經(jīng)與尿素酶試驗,細菌培養(yǎng),Warthin-Starry銀染染及HE染色進行了比較。認為其簡捷方便,細菌與組織染色對比明顯,用普遍光學(xué)顯微鏡觀察即可清晰地辨認出彎曲型及S型的幽門螺桿菌,值得推廣應(yīng)用。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