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論一首,方五十五首,灸法六首)
治鼻塞,腦冷,清涕出方。
通草 辛夷(各半兩) 細(xì)辛 甘遂(一作甘草) 桂心 川芎 附子(各一兩)
上七味末之,蜜丸,綿裹納鼻中,密封塞,勿令氣泄,丸如大麻子,稍加微覺(jué)小痛,搗姜為丸即愈,用白狗膽汁和之,更佳。
治鼻塞,常有清涕出方。
細(xì)辛 蜀椒 干姜 川芎 吳茱萸 附子(各十八銖) 桂心(一兩) 皂莢屑(半兩)
豬膏(一升)
上九味 咀,以綿裹,苦酒漬一宿,取豬膏煎,以附子色黃為度,去滓,綿裹納鼻孔中,并摩鼻上。涕出不止,灸鼻兩孔與柱齊七壯。
治鼻塞窒香膏方。
白芷 川芎 通草(各十八銖) 當(dāng)歸 細(xì)辛 莽草(《短劇》并《翼》作薰草) 辛夷(各三十銖)
上七味 咀,以苦酒漬一宿,以不中水豬肪一升煎,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黃膏成,去滓,綿沾如棗核大,納鼻中,日三(《短劇》加桂心十八銖)。
治鼻不利香膏方。
當(dāng)歸 薰草(《古今錄驗(yàn)》用木香) 通草 細(xì)辛 蕤仁(各十八銖) 川芎 白芷(各半兩) 羊髓(四兩豬脂亦得)
上八味 咀,以微火合煎,三上三下,白芷色黃膏成,去滓,取如小豆大,納鼻中,日二。先患熱后鼻中生赤爛瘡者,以黃芩、梔子代當(dāng)歸、細(xì)辛。
治鼻窒,氣息不通方。
小薊一把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二服又方瓜蒂末少許吹鼻中,亦可綿裹塞鼻中。
又方槐葉(五升) 蔥白(切一升) 豉(一合)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治鼻塞多年,不聞香臭,清水出不止方。
取當(dāng)?shù)儡囕氝^(guò)蒺藜一把,搗,以水三升煎取熟,先仰臥,使人滿口含取一合汁,灌鼻中,使入不過(guò),再度大嚏,必出一兩個(gè)息肉,似赤蛹,(一方有黃連等分同煎。
治鼻 方。
通草 細(xì)辛 附子上三味各等分末之,以蜜和,綿裹少許,納鼻中。
又方甘遂 通草 細(xì)辛 附子(等分上四味末之,以白雄犬膽和為丸,如棗核大,綿裹納鼻中。辛熱涕出,四五升瘥。亦治息肉。
又方炙皂莢末之如小豆,以竹管吹鼻中。
又方干姜末蜜和,塞鼻中,吹亦佳。
又方鐵鎖磨石,取末,以豬脂和,綿裹納之,經(jīng)日,肉出瘥。
又方以馬新屎汁,仰頭含滿口,灌鼻中。
又方伏面臨床前,以新汲冷水淋玉枕上,后以瓜蒂末,綿裹塞之。
治 鼻有息肉,不聞香臭方。
瓜丁 細(xì)辛上二味各等分末之,以綿裹如豆大許,塞鼻中,須臾即通。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二卷。辨外惑、內(nèi)傷的區(qū)別。凡精神刺激、飲食不調(diào)等引起的疾病為內(nèi) 傷病,其治療著重于調(diào)理脾胃、說(shuō)明與六淫外感病的證治有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論一首,方五十五首,灸法六首)
治鼻塞,腦冷,清涕出方。
通草 辛夷(各半兩) 細(xì)辛 甘遂(一作甘草) 桂心 川芎 附子(各一兩)
上七味末之,蜜丸,綿裹納鼻中,密封塞,勿令氣泄,丸如大麻子,稍加微覺(jué)小痛,搗姜為丸即愈,用白狗膽汁和之,更佳。
治鼻塞,常有清涕出方。
細(xì)辛 蜀椒 干姜 川芎 吳茱萸 附子(各十八銖) 桂心(一兩) 皂莢屑(半兩)
豬膏(一升)
上九味 咀,以綿裹,苦酒漬一宿,取豬膏煎,以附子色黃為度,去滓,綿裹納鼻孔中,并摩鼻上。涕出不止,灸鼻兩孔與柱齊七壯。
治鼻塞窒香膏方。
白芷 川芎 通草(各十八銖) 當(dāng)歸 細(xì)辛 莽草(《短劇》并《翼》作薰草) 辛夷(各三十銖)
上七味 咀,以苦酒漬一宿,以不中水豬肪一升煎,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黃膏成,去滓,綿沾如棗核大,納鼻中,日三(《短劇》加桂心十八銖)。
治鼻不利香膏方。
當(dāng)歸 薰草(《古今錄驗(yàn)》用木香) 通草 細(xì)辛 蕤仁(各十八銖) 川芎 白芷(各半兩) 羊髓(四兩豬脂亦得)
上八味 咀,以微火合煎,三上三下,白芷色黃膏成,去滓,取如小豆大,納鼻中,日二。先患熱后鼻中生赤爛瘡者,以黃芩、梔子代當(dāng)歸、細(xì)辛。
治鼻窒,氣息不通方。
小薊一把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二服又方瓜蒂末少許吹鼻中,亦可綿裹塞鼻中。
又方槐葉(五升) 蔥白(切一升) 豉(一合)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治鼻塞多年,不聞香臭,清水出不止方。
取當(dāng)?shù)儡囕氝^(guò)蒺藜一把,搗,以水三升煎取熟,先仰臥,使人滿口含取一合汁,灌鼻中,使入不過(guò),再度大嚏,必出一兩個(gè)息肉,似赤蛹,(一方有黃連等分同煎。
治鼻 方。
通草 細(xì)辛 附子上三味各等分末之,以蜜和,綿裹少許,納鼻中。
又方甘遂 通草 細(xì)辛 附子(等分上四味末之,以白雄犬膽和為丸,如棗核大,綿裹納鼻中。辛熱涕出,四五升瘥。亦治息肉。
又方炙皂莢末之如小豆,以竹管吹鼻中。
又方干姜末蜜和,塞鼻中,吹亦佳。
又方鐵鎖磨石,取末,以豬脂和,綿裹納之,經(jīng)日,肉出瘥。
又方以馬新屎汁,仰頭含滿口,灌鼻中。
又方伏面臨床前,以新汲冷水淋玉枕上,后以瓜蒂末,綿裹塞之。
治 鼻有息肉,不聞香臭方。
瓜丁 細(xì)辛上二味各等分末之,以綿裹如豆大許,塞鼻中,須臾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