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查古籍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zé)岵W(xué)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fēng)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①人體體質(zhì)類型的一種。這種人形體不很壯大,氣血也不很旺盛,而肌肉堅(jiān)實(shí)?!鹅`樞·衛(wèi)氣失?!罚骸爸撸溲?,氣滑少,故不能大?!?/p>
②脂膏,脂肪?!端貑枴ぎ惙ǚ揭苏摗罚骸捌涿袢A食而脂肥?!蓖醣ⅲ骸耙允初r美,故人體脂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