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濟總錄》(公元 1117 年)宋.太醫(yī)院編。二百卷。分 66 門,每門又分若干病證,闡述病因病理,詳述治法方藥,是北宋時期搜方較多的醫(yī)學全書。
查古籍
《圣濟總錄》(公元 1117 年)宋.太醫(yī)院編。二百卷。分 66 門,每門又分若干病證,闡述病因病理,詳述治法方藥,是北宋時期搜方較多的醫(yī)學全書。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時珍曰〕用五倍子為粗末。每一斤,以真茶一兩煎濃汁,入酵糟四兩,擂爛拌和,器盛置糠缸中之,待發(fā)起如發(fā)面狀即成矣。捏作餅丸,曬干用?!布沃冊弧橙胨幷?,五倍子(鮮者)十斤舂細,用瓷缸盛,稻草蓋,七日夜。取出再搗,入桔梗、甘草末各二兩,又一七。仍搗仍,滿七次,取出捏餅,曬干用。如無鮮者,用干者水漬為之。又方∶五倍子一斤,生糯米一兩(滾水浸過),細茶一兩,以上共研末,入罐內(nèi)封固,六月要一七,取開配合用。又方∶五倍子一斤(研末),酒曲半斤,細茶一把(研末)。上用小蓼汁調(diào)勻,入缽中按緊,上以長稻草封固。另用籮一個,多著稻草,將藥缽坐草中,上以稻草蓋,置凈處。過一七后,看藥上長起長霜,藥則已成矣?;蚰笞魍?,或作餅,曬干才可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