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療學術(shù)語。系收澀法之一。治療大便滑泄的方法。適用于脾腎虛寒之瀉痢日久,滑脫不禁等病證。常用藥物有訶子、罌粟殼、赤石脂、烏梅、禹余糧等,代表方劑如真人養(yǎng)臟湯、桃花湯、四神丸等。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編,主要內(nèi)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療學術(shù)語。系收澀法之一。治療大便滑泄的方法。適用于脾腎虛寒之瀉痢日久,滑脫不禁等病證。常用藥物有訶子、罌粟殼、赤石脂、烏梅、禹余糧等,代表方劑如真人養(yǎng)臟湯、桃花湯、四神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