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述鉤元》 雞矢白

    作者: 楊時(shí)泰

    雄雞矢乃有白。臘月收之。白雞烏骨者更良。

    氣味微寒。主治中風(fēng)失音。及白虎風(fēng)賊風(fēng)。風(fēng)痹破血。和黑豆炒。酒浸。服之療破傷中附方反胃吐食。取烏骨雞勿與食。止與水飲。四五日。將五蒲蛇二條竹刀切飼之。待下糞中溫服外。

    直。

    弓升。少小五合。日二服。轉(zhuǎn)筋入腹。其人背腳直。其脈上下微弦。用雞矢白為末。

    寸匕。溫服。陰毒腹痛。雞矢白烏豆地膚子各一把。亂發(fā)一團(tuán)。同炒煙起。傾入好酒一碗浸之。去渣熱服。即止。石淋疼痛。雞矢白曬半干。炒香為末。以酸漿湯和服方寸匕。

    日二。當(dāng)下石出。心腹鱉瘕及宿癥。并猝得癥。以飯飼白雄雞取糞。同小便于瓦器中熬黃為末。每用溫酒服方寸匕。日四五服?;螂s飯食之。以消為度。耳聾不聽。雞矢白炒半升。烏豆炒一升。以無(wú)灰酒二升。乘熱投入服。取汗。耳如鼓鼙。勿訝。諸方所治。是皆本巽木之氣。而為土致其用。卻由巽伏于兌。更得致木之用于土也。故取其腸胃轉(zhuǎn)化而出者(色白屬金)任之。且矢獨(dú)雄雞有白。即可明于氣化之義。氣屬陽(yáng)故也。

    〔論〕素問以雞矢醴治鼓脹。非止為通利而用。其本有在通利之先者。夫肝屬風(fēng)木。

    其所勝之并不肺金主氣互為化之還取為氣伏。即矢

    黃雞者為上。烏雞次之。

    氣味甘平。卵白象天。其氣清。其性微寒。卵黃象地。其氣渾。其性溫。故白能清氣。

    治伏熱。黃能補(bǔ)血。全卵則合而有之。

    附方小兒疳痢腹脹。用雞子開孔。入巴豆一粒。輕粉一錢。用紙五十重。裹飯上蒸三度。

    及火歇?dú)狻=?jīng)一宿定。如日多者。三日貼之。一日一易。至瘥乃止。此方穢惡。不可施之貴人。

    但諸方皆不能及。

    雞子白

    味甘。氣微寒。主治目熱赤痛。除心下伏熱。止煩滿咳逆。和赤小豆。涂一切丹腫腮痛。神效。湯火燒燙。雞子清和酒調(diào)洗。勤洗生肌?;蛏笾嗫伞.a(chǎn)后血下。取白一枚。入醋一半攪服。產(chǎn)后血暈。身痙直口目向上。牽急不知人。取雞子清調(diào)芥末二錢。即安。烏雞子尤良。橫生倒產(chǎn)。雞子白同人參湯。加乳香丹砂研末。入姜反胃嘔吐。雞子白同人參。加粟米薤白煮粥食。胃寒氣喘。不能傳化水谷者。人同雞子清加生附生姜服?;紫x攻心??谕虑逅?。用雞子去黃。納好漆入殼中。和吞之。蟲即出也。咽塞鼻瘡。及干嘔頭痛食不下。用雞子開孔。去黃。著米醋白燉沸。取下更燉。如此三次。乘熱飲之。不過一二度即愈。

    〔論〕雞子白象天。其氣清。每用之以清氣。及觀治產(chǎn)后血閉血暈諸證。又覺清氣不足概且止二雞子清為功。

    所治諸產(chǎn)后之

    卵黃

    氣味甘溫。茲味為陰中之陰。功能補(bǔ)血。

    附方妊娠下痢絞痛。用烏雞子開孔。去白留黃。入黃丹一錢在內(nèi)。濃紙裹定。泥固。

    煨攪熬熟置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