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療學(xué)名詞。又名固澀。治療精氣耗散、滑脫不收的方法?!端貑枴ぶ琳嬉笳摗罚骸吧⒄呤罩?。”適用于自汗盜汗、久嗽虛喘、久痢久瀉、夢遺滑精、小便失禁、崩中漏下、久帶清稀等癥。常用收澀藥有麻黃根、浮小麥、烏梅、罌粟殼、金櫻子、芡實、益智仁、桑螵蛸、烏賊骨等。常用收澀法有斂汗固表、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固崩止帶、固腎澀精等。詳各條。
《針灸甲乙經(jīng)》(公元282 年)晉.皇甫謐(士安)撰。十二卷。論述生理、病理、診斷、經(jīng)絡(luò)、俞穴和針灸治療等方面,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專書。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療學(xué)名詞。又名固澀。治療精氣耗散、滑脫不收的方法?!端貑枴ぶ琳嬉笳摗罚骸吧⒄呤罩?。”適用于自汗盜汗、久嗽虛喘、久痢久瀉、夢遺滑精、小便失禁、崩中漏下、久帶清稀等癥。常用收澀藥有麻黃根、浮小麥、烏梅、罌粟殼、金櫻子、芡實、益智仁、桑螵蛸、烏賊骨等。常用收澀法有斂汗固表、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固崩止帶、固腎澀精等。詳各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