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證名。出《幼幼集成》。指嬰幼兒感受寒邪引起的急性發(fā)熱性疾病。初起寒邪在表,惡寒,身熱,無汗,沉迷,治宜辛溫解表,用蔥豉湯。如表寒化熱,熱勢增高,心煩,口渴,治宜辛涼清解,用銀翹散加減。如表里俱熱,便秘,小便黃澀,治宜表里雙解,用防風(fēng)通圣散。
《儒門事親》(公元 1228 年? )金.張從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張治療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涼,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長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證名。出《幼幼集成》。指嬰幼兒感受寒邪引起的急性發(fā)熱性疾病。初起寒邪在表,惡寒,身熱,無汗,沉迷,治宜辛溫解表,用蔥豉湯。如表寒化熱,熱勢增高,心煩,口渴,治宜辛涼清解,用銀翹散加減。如表里俱熱,便秘,小便黃澀,治宜表里雙解,用防風(fēng)通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