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述鉤元》 蘭

    作者: 楊時泰

    蘭草澤蘭合考蘭草。香草也。(非今世蘭蕙花)別名都梁香。(都梁有山。即今武岡州。

    又盱眙縣亦有都梁山。皆產此。)又名千金草。即孩兒菊醒頭草也。出溪澗水旁下濕地。二月宿根再發(fā)。紫莖素枝。赤節(jié)綠葉。葉對節(jié)生。光澤有歧。八九月枝頭成穗。作花紅白似雞蘇。久之轉白。絨裂如球。球中有子。絨著子上。色黑味苦。臭香氣烈。即千金花也。蘭草與澤蘭同類異種。但以莖圓節(jié)長。而葉光有歧者為蘭草。莖微方節(jié)短。而葉有毛者為澤蘭。

    氣味俱疏淡。而功用則迥別。(核)

    葉氣味辛平。東垣曰甘寒。其氣清香。入手太陰足陽明經。主治利水道。除胸中痰癖。

    生津止渴。治消渴膽痹。調氣養(yǎng)營。久服益氣輕身。煮水浴風病。浸油涂發(fā)。去風垢令香潤。

    方書治齒疾。素問云。五味入口。藏于脾胃。以行其精氣。津液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美所發(fā)也。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東垣治消渴生津飲。用蘭葉本于此。(瀕湖)臭香味辛。氣化中藥也。故主益氣利水道。(之頤)肺氣郁結。則上竅閉而下竅不通。

    胃氣郁滯。則水谷不以時化而為痰癖。此草辛平芬芳。能散結滯。大都開胃除惡。清肺消痰。

    為散郁結之圣藥。(仲淳)以花煮酒。臭類木香??嗌觞S連。用治滯痢。獲效頗捷。(之頤)同藿香枇杷葉石斛竹茹橘紅。為開胃氣之神品。加入沉香郁金白蔻蘇子蘆根汁下氣開郁。治噎膈之將成者。同栝蔞根麥冬黃連竹葉蘆根汁。治消渴。

    葉味苦辛甘酸。氣微溫。陰中之陽。足太陰厥陰經藥也??嘈列篃帷8誓芎脱?。酸能入肝。溫通營血。行而帶補。婦人方中最為急用。防己為之使。主治養(yǎng)血氣。破宿血。利關節(jié)。通九竅。消身面水腫。并癰腫及頭風目痛。女子頻產血氣衰冷。成癆羸瘦。及血瀝腰痛產后諸病。氣香而溫。味辛而散。脾喜芳香。肝宜辛散。脾氣舒則三焦通利而正氣和。肝郁散則營衛(wèi)流行而病邪解。故為女子方中所急用。(瀕湖)補而不滯。行而不峻。為產科要藥。

    得炒黑豆炮姜芎歸地芍牛膝蒲黃五靈脂益母草。治產后惡露不盡。少腹作痛。寒月加桂。多火及內熱虛勞人。去桂加童便。去五靈脂加人參鱉甲香附麥冬。治產后諸虛百病。肺熱者去人參。月候不通。結塊發(fā)熱者。澤蘭一束。搗爛酒浸。溫飲之。日二三次。當通。產后水腫。血虛浮腫。澤蘭防己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醋酒下。水腫腎沉膀胱浮者。同澤瀉茯苓豬苓白術木通燈草通草牡蠣滑石附子葶藶瞿麥車前防己用。

    〔總論〕瀕湖言蘭草澤蘭功用。有氣血之分。蘭草走氣道。故能利水。除痰癖。殺蠱辟惡。而為消渴良藥。澤蘭走血分。故治水腫。涂癰毒。破瘀血。消癥瘕。而為婦人要藥。雖是一類。而功用稍殊。正如赤白茯苓芍藥補瀉不同也。按二藥分氣血之治是矣。第本經久服蘭草何以益氣。而甄權于澤蘭何以治頻產血氣衰冷成癆羸瘦。此義未經發(fā)明。猶未免與他味之利氣血者例視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