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述鉤元》 浮石

    作者: 楊時泰

    又曰水花。江海間細沙水沫,凝聚日久結成。有細孔如蛀窠。體虛而輕。白色。

    海中者味咸。入藥更良。(瀕湖)氣味咸平。治疝氣?;咸?。消積塊及瘤癭結核。下氣。治淋。浮石色白體輕。肺之象也。氣味咸寒。潤下之用也。故入肺除痰熱。止咳軟堅。清其上源。又治諸淋。(瀕湖)肝屬木。當浮而反沉。肺屬金。當沉而反浮。何也。肝實而肺虛也。故石入水則沉。而南海有浮水之石。木入水則浮。而南海有沉水之香。虛實之反如此。(余)血淋沙淋。小便澀痛。

    浮石為末。每服二錢。生甘草湯調服。石淋破血。浮石滿一手為末。以水三升。醋一升。和煮二升。澄清。每服一升。小腸疝氣。莖縮囊腫者。用海浮石香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

    姜汁調下。頭核腦痹。(頭枕后生痰核。正者為腦。側者為痹。)白浮石燒存性。為末。入輕粉少許。麻油調涂。弗用手按。按之即漲?;蚣颖焊牲S牛糞尤好。亦治頭。

    〔論〕敵金丸用浮石治疝氣。(見準繩)蓋疝屬水臟偶結之邪。亦似有中痼而不得即散者。然卻非本來沉痼之疾也。即此種水氣之偶結似石而甚輕虛。還不離于浮聚之氣者。以對待之。本氣味咸寒以入水臟。取其結之出于偶然而散之。還即以其偶然固藉氣以為推移耳。

    至于治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