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證名。痰飲之一。飲邪久留不散的病證。因水飲潴留部位不同,出現(xiàn)相應(yīng)癥狀?!吨T病源候論·痰飲諸病候》:“留飲者,由飲酒后飲水多,水氣停留于胸鬲之間而不宣散,宜令人脅下痛,短氣而渴?!薄督饏T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輒已。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jié)痛,脈沉者,有留飲。”若飲留于腎,則陰囊及足脛腫等?!夺t(yī)醇剩義·痰飲》:“留飲者,留而不去也,心下痞滿,作噦,頭眩,芎歸桂樸湯主之?!敝委熈麸?,宜逐飲扶正相兼,后以健脾溫腎固本。參見飲、痰飲條。
(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dú)到之見。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于溫病、報(bào)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證名。痰飲之一。飲邪久留不散的病證。因水飲潴留部位不同,出現(xiàn)相應(yīng)癥狀?!吨T病源候論·痰飲諸病候》:“留飲者,由飲酒后飲水多,水氣停留于胸鬲之間而不宣散,宜令人脅下痛,短氣而渴?!薄督饏T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輒已。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jié)痛,脈沉者,有留飲。”若飲留于腎,則陰囊及足脛腫等?!夺t(yī)醇剩義·痰飲》:“留飲者,留而不去也,心下痞滿,作噦,頭眩,芎歸桂樸湯主之?!敝委熈麸?,宜逐飲扶正相兼,后以健脾溫腎固本。參見飲、痰飲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