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證名。出《痧脹玉衡》。癥見小兒發(fā)熱面赤,手足抽搐,兩目上視,痰喘不已。診其六脈俱伏,反無熱象。治以疏風(fēng)而熱不除,豁痰而痰不消,定驚而驚益甚者,屬痧脹。視其腿彎、脅彎有痧筋,用消毒三棱針刺之,紫黑毒血流出自愈。
《普濟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侗静菥V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證名。出《痧脹玉衡》。癥見小兒發(fā)熱面赤,手足抽搐,兩目上視,痰喘不已。診其六脈俱伏,反無熱象。治以疏風(fēng)而熱不除,豁痰而痰不消,定驚而驚益甚者,屬痧脹。視其腿彎、脅彎有痧筋,用消毒三棱針刺之,紫黑毒血流出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