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女科寶鑒》是以中醫(yī)方法論述女性生殖器相關疾病的探索性新書,書中詳細介紹了七十多種常見女性生殖器相關病證,其中包括女科雜病、性病、月經病和中醫(yī)藥避孕、中醫(yī)藥抗早孕等。各病證以病機要點為中樞,展開對理、證、法、方、藥的論述,同時,引進中醫(yī)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臨床指導性和收藏價值。
縱覽全書,具有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點。全書共約25萬字。
讀者對象:中西醫(yī)臨床工作者、醫(yī)學院校師生及廣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肺癌發(fā)病率占惡性腫瘤中的第二位,肺癌的發(fā)生仍然是內因為主要條件,但環(huán)境因素所受影響亦不可忽視
原發(fā)性肺癌,主要分為中心型及周圍型兩類,中心型多發(fā)生于肺門附近氣管及總支氣管;周圍型常發(fā)生于肺周圍的支氣管。前者多為鱗狀上皮癌,后者則以肺癌為多。
《黃帝內經》中已有許多類似肺癌的記載,如《素問·玉機真藏論》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變,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困?!薄端貑枴た日摗吩唬骸胺慰戎疇?,咳而喘息有音,甚至唾血?!逼渲写蠊强蓍?,大肉陷下,身熱破困,似與肺癌晚期惡病質相近。又《難經》所言“肺積”,也可能指肺癌,如五十六難曰:“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fā)肺癰”即是。
發(fā)生機制
祖國醫(yī)學認為肺癌的形成機制為邪毒客肺、肺失宣肅,致痰瘀互結、聚積成塊所致。所謂邪毒客肺,除六淫濁毒之外,還指被污染了的空氣、水和土壤。主要為放射性物質及一些有機和無機化合物,如亞硝酸鹽、苯、砷、石棉、吸煙等,但這些因素只是一種促發(fā)誘因,導致肺癌的根本原因為在于人體內部。主要為正氣內虛,尤為肺氣不足或肺陰虧耗,包括長期患慢性氣管炎、肺結核,引起肺的免疫力下降之故,日久毒結痰聚、氣郁血瘀而成積塊。正如沈金鰲所說:“邪積胸中……邪正相搏,邪既勝,正氣不得制之,遂結而成形有塊”(《雜病源流犀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