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之鑰》 (一)咳嗽的辨別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膚與肺合作司呼吸作用),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邪氣侵入其合作對象),其寒飲食入胃(吃寒冷冰食等),從肺脈上至于肺,則肺寒,肺寒則內(nèi)外合邪(外邪與飲食冷冰相合),因此客之,則為肺咳。

    五臟各以其時(四時——春、夏、秋、冬)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六經(jīng)傳變)。

    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四時——春夏秋冬),感于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

    乘秋,則肺先受邪。

    乘春,則肝先受邪。

    乘夏,則心先受之。

    乘至陰,則脾先受之。

    乘冬,則腎先受之。

    五臟六腑咳嗽的辨別:

    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

    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

    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zhuǎn),轉(zhuǎn)則兩胠下滿。

    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

    腎咳之狀:咳則肩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腎脈貫膈入肺中,故咳則肺俞相引而痛,肺腎皆積水也。故甚則咳涎、痰血、喉嚨癢癢的咳、夜間咳、臥則咳、夜屬陰,肺、腎皆陰,咳屬虛咳,而不是感冒,氣管發(fā)炎咳。

    五臟久咳:乃移于六腑。

    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因脾咳不已,則胃受之也。

    膽咳之狀:咳則嘔膽汁,因肝咳不已,則膽受之也。

    大腸咳之狀:咳而遺矢(屎),因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也。

    小腸咳之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因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也。

    膀胱咳之狀:咳則遺溺,因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也。

    三焦咳之狀:久欬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則腹?jié)M,不欲飲食,此皆聚于胃,關(guān)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咳嗽分清五臟六腑,更審咳嗽之因,有外感咳嗽、內(nèi)傷咳嗽、瘀血傷咳嗽。

    1、外感咳嗽:

    (1)風寒咳嗽:咳嗽痰稀薄白,常鼻塞,流鼻涕,惡寒,頭痛或骨節(jié)酸痛,舌苔白,脈數(shù)。

    (2)風熱咳嗽:咳嗽痰稠或黃痰,喀痰不爽,口干咽痛,流黃鼻涕,發(fā)熱,汗出,惡風,頭痛,舌苔薄黃,脈浮數(shù)。

    (3)風溫燥咳嗽:咳嗽少痰,或略有濁痰不易咳出,或痰中有血絲、咽干、咽痛、唇鼻干燥,咳甚胸痛,初起有惡寒發(fā)熱,苔薄黃,舌尖紅,脈細數(shù)。

    (4)風涼燥咳:咳嗽痰少或無痰,喉癢,咽干唇燥,頭痛惡寒,發(fā)熱,無汗,舌苔薄而干,脈浮緊。

    (5)火熱咳嗽: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煩渴面赤胸脅疼痛,便秘,舌苔黃或紅,脈洪數(shù)或弦數(shù)。

    2、內(nèi)傷咳嗽:

    (1)脾虛痰濕咳嗽:咳嗽多痰,白而黏稠,胸脘作痛,食納不佳,四肢乏力,舌苔白膩,脈濡滑。

    (2)痰熱咳嗽:咳嗽痰黃,稠而難排出,甚至痰中帶血胸悶,口干,口苦咽痛,舌苔黃膩或黃白相間,脈滑數(shù)。

    (3)肝火犯肺:咳嗽氣逆,咳則連聲,甚至咳吐鮮血,或痰帶血絲,胸脅串痛,性急易怒,煩熱口苦咽干,舌苔黃少津,脈弦數(shù)。

    (4)陰虛咳嗽:干咳無痰,或痰少不爽,口干舌燥,或見咳血,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5)氣虛咳嗽:咳嗽聲低無力,氣短(上氣不接下氣)痰多清息神疲、畏風、自汗易于感冒,苔薄白、舌質(zhì)淡、脈弱。

    (6)陽虛咳嗽:咳嗽反復發(fā)作,痰涎清稀,頭眩,心悸,畏寒,肢體沉重,兼小便不利,舌苔白潤,脈沉滑。

    3、瘀血咳嗽:瘀血咳嗽時氣逆,咳則連聲時面呈紫色或紅黑色,咳吐血塊或瘀血,胸脅串痛,尤以左胸脅、期門穴痛,舌苔凈或黃,脈洪大弦數(shù)或虛細濡溺。

    咳嗽分外感咳嗽、內(nèi)傷咳嗽,瘀血咳嗽,常以感冒為主要原因,各形咳嗽常單獨而至,或互相雜合而至,或夾傷食、傷飲、或?qū)嵃Y夾虛、或虛癥夾實,大概不外乎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則溫之熱之,熱則寒之,實癥易見效,虛證因精氣虧損,難以速愈。

    久咳成癆,外感治療變成內(nèi)傷、咳嗽痰血、胸痛、喘息哮吼之證,皆因責之于肺,治療不當所造成。

    抗生素之消炎泛濫使用,支氣管擴張劑之止咳,肺結(jié)核藥之長期傷害診斷錯誤,治療不當,致久治不愈,造成氣管之彈性疲乏,造成肺腎傷害,就像降血壓藥物之傷害心臟、血管,造成心臟、血管之彈性疲乏,產(chǎn)生心臟擴大、心肌梗塞、狹心癥………腦血管、心臟病為十大死亡的第二名,并非疾病所造成,而是治病的藥物傷害心臟所造成。

    我們常遇到被教學醫(yī)院檢查為肺癌,未被照鈷六十(放射療法)、或化學治療、或動手術(shù)的肺癌病患,經(jīng)筆者治療后,請其回去教學醫(yī)院檢查還有沒有肺癌,有許多得到的答案是:“可能是肺結(jié)核的疤,以前檢查錯誤了”,就這么簡單一句話把肺癌問題解決了。

    近年,抽煙的人口減少了四倍,而肺癌的病患卻增加了三倍,肺癌病患的增加與抽煙人口的減少成反比,醫(yī)學的科學數(shù)據(jù)都是“專家、權(quán)威”信口開河的在欺騙不懂醫(yī)學的人,抽煙會增加咳嗽的機率,卻不是制造肺癌的真兇!什么是制造肺癌的真兇呢?肺癌與抽煙有關(guān)嗎?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