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蒙筌》 忍冬

    作者: 陳嘉謨

    味甘,氣溫。無毒。多生田 圳,或產(chǎn)園圃墻垣。凌冬不凋,名由此得。蔓延樹上,藤多左纏。故又名左纏藤。莖梗方小微紫,葉如薜荔而青。四月開花,香甚撲鼻。初開色白,經(jīng)久變黃。因又名金銀花,又名鷺鷥藤,又名金釵股,又名老翁須。凡數(shù)名者,前乃美其藤之異常,此則美其花之出類也。根莖花葉,隨時采收。(春夏采花葉,秋冬采根莖。)專治癰疽,誠為要藥。未成則散,甚多拔毒之功;已成則潰,大有回生之力?;驌v汁攙酒頓飲,或研爛拌酒濃敷?;蚝蛣e藥煎湯,隨證輕重取效。《別說》又云∶大治五種飛尸,倘被鬼擊作痛亦可服也。血痢水痢兼治。風氣濕氣咸除。老人久久服之,輕身長年益壽。

    (謨)按∶此草甚多,處處生產(chǎn)?;既松b發(fā)毒,因未肯遺;老人益壽延年,何嘗采服。

    且人莫不欲壽也,至易得者尚不肯為,反更求遠方難得之藥,是貴遠賤近,庸人之情,習俗之常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