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蒙筌》 黃精

    作者: 陳嘉謨

    味甘,氣平。無毒。山谷上肥俱出,茅山嵩山獨(dú)良。莖類桃枝脆柔,一枝單長;葉如竹葉略短,兩葉對生。(一說∶其葉偏生不相對者為偏精,葉相對者為正精,正精功力尤勝。又華陀漆葉青粘散云∶青粘即黃精之正葉者,未審的否?)花開似赤豆花,實結(jié)若白黍米。

    (亦有不結(jié)實者。)并堪服餌,(《抱樸子》云∶服花勝實,服實勝根,但花難得,生花一斛只干得一二升,非大有役力者不能辦也。)勿厭采收。冬月挖根,嫩姜仿佛。仙家稱名黃精,俗呼為野生姜也。洗凈九蒸九曝代糧,可過兇年。因味甘甜,又名米 。入藥療病,生者亦宜。

    鉤吻略同,切勿誤用。安五臟六腑,補(bǔ)五勞七傷。除風(fēng)濕,壯元陽,健脾胃,潤心肺。旋服年久,方獲奇功。耐老不饑,輕身延壽。小兒羸瘦,多啖彌佳。

    (謨)按∶《博物志》曰∶太陽之草名黃精,餌之可以長生;太陰之草名鉤吻,食之入口立死。夫鉤吻,野葛之別名也。人但言鉤吻殺人,并無敢食之者,何嘗信黃精延壽,而餌之不厭者耶?《本經(jīng)》注中載古一婢,逃入深山,得黃精餌之,日間不饑,久漸輕身,飛越山頂,莫有能追之者,此亦非虛誣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kuò)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
  • 作者:
    江考卿
  •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作者:
    錢潢
  • 作者:
    吳謙
  • 作者:
  • 作者:
    史堪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