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咸、苦,微寒,有毒。主治寒熱惡瘡,大熱,辟鬼氣不祥。下三蟲。一名丹草。生咸陽山谷。
世中雖時有采者,方藥亦不復(fù)用。近道亦有,是細細草葉,花紫色爾。南中多生石巖下,葉?二八○頁)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重樓玉鑰》(公元 1838 年)清.鄭梅澗(樞扶)撰。四卷。一、二卷論喉病的證冶方藥,三、四卷論喉病的針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咸、苦,微寒,有毒。主治寒熱惡瘡,大熱,辟鬼氣不祥。下三蟲。一名丹草。生咸陽山谷。
世中雖時有采者,方藥亦不復(fù)用。近道亦有,是細細草葉,花紫色爾。南中多生石巖下,葉?二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