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經(jīng)集注》 苦參

    作者: 陶弘景

    味苦,寒,無毒。主治心腹結(jié)氣,癥瘕,積聚,黃膽,溺有余瀝,逐水,除癰腫,補中,明目,止淚。養(yǎng)肝膽氣,安五臟,定志,益精,利九竅,除伏熱,腸 ,止渴,醒酒,小便黃赤,治惡瘡,下部 瘡,平胃氣,令人嗜食輕身。一名水槐,一名苦 ,一名地槐,一名菟槐,一名驕槐,一名白莖,一名虎麻,一名岑莖,一名祿白,一名陵郎。生汝南山谷及田野。三月、八月、十月采根,曝干。(玄參為之使,惡貝母、漏蘆、菟絲,反藜蘆。)

    今出近道,處處有。葉極似槐樹,故有槐名?;S,子作莢。根味至苦惡。病患酒漬飲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