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平、微寒,無毒。主治心腹,去腸胃中結(jié)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
除傷寒心下煩熱,諸痰熱結(jié)實,胸中邪逆,五臟間游氣,大腸停積水脹,及濕痹拘攣,亦可作浴湯。久服輕身,明目,益精。一名地熏,一名山菜,一名茹草葉,一名蕓蒿,辛香可食。
生洪農(nóng)川谷及宛朐,二月、八月采根,曝干。(得茯苓、桔梗、大黃、石膏、麻子仁、甘草、桂,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入硝石三方寸匕,治傷寒,寒熱頭痛,心下煩滿。半夏為之使,惡皂莢,畏女菀、藜蘆。)
今出近道,狀如前胡而強?!恫┪镏尽吩啤檬|蒿葉似邪蒿,春秋有白 ,長四、五寸,香?
《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fù),所以主張溫補。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苦,平、微寒,無毒。主治心腹,去腸胃中結(jié)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
除傷寒心下煩熱,諸痰熱結(jié)實,胸中邪逆,五臟間游氣,大腸停積水脹,及濕痹拘攣,亦可作浴湯。久服輕身,明目,益精。一名地熏,一名山菜,一名茹草葉,一名蕓蒿,辛香可食。
生洪農(nóng)川谷及宛朐,二月、八月采根,曝干。(得茯苓、桔梗、大黃、石膏、麻子仁、甘草、桂,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入硝石三方寸匕,治傷寒,寒熱頭痛,心下煩滿。半夏為之使,惡皂莢,畏女菀、藜蘆。)
今出近道,狀如前胡而強?!恫┪镏尽吩啤檬|蒿葉似邪蒿,春秋有白 ,長四、五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