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初虞世曰,眼白多,多屬虛山茱萸丸主之。
山茱萸(二兩) 熟地黃 牡丹皮 牛膝 茯苓 澤瀉(各一兩) 鹿茸(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食后,鹽湯下二十丸。
〔薛〕一小兒白睛多,吐痰發(fā)搐。先用抑青丸四服而痰搐止,后用地黃丸年許而黑睛多。一小兒白睛多,三歲不能行,語聲不暢,兩足非熱則冷,大便不實。朝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干山藥、以補脾肺,夕用地黃丸加五味子、牛膝、鹿茸、補肝腎,不三月而瘥。一小兒眼白,腿軟,兩足熱面似愁容。服地黃丸兩月余漸健,服年余,白睛漸黑,出痘無恙。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jì)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初虞世曰,眼白多,多屬虛山茱萸丸主之。
山茱萸(二兩) 熟地黃 牡丹皮 牛膝 茯苓 澤瀉(各一兩) 鹿茸(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食后,鹽湯下二十丸。
〔薛〕一小兒白睛多,吐痰發(fā)搐。先用抑青丸四服而痰搐止,后用地黃丸年許而黑睛多。一小兒白睛多,三歲不能行,語聲不暢,兩足非熱則冷,大便不實。朝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干山藥、以補脾肺,夕用地黃丸加五味子、牛膝、鹿茸、補肝腎,不三月而瘥。一小兒眼白,腿軟,兩足熱面似愁容。服地黃丸兩月余漸健,服年余,白睛漸黑,出痘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