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證治準(zhǔn)繩·幼科》 清心

    作者: 王肯堂

    牛黃清心丸治小兒躁悶,項(xiàng)背強(qiáng)直,腰背反張,時(shí)發(fā)時(shí)醒。

    牛黃(一兩二錢,研) 麝香(研) 龍腦(另研) 羚羊角(末鎊,各一兩) 當(dāng)歸(去蘆)防風(fēng)(去蘆) 黃芩 麥門冬(去心) 白芍藥 白術(shù)(各一兩半) 柴胡(去苗) 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黃,另研) 桔梗 白茯苓(去皮) 芎 (各一兩二錢半) 阿膠(銼碎,蛤粉炒)肉桂(去粗皮) 大豆卷(碎,炒。各一兩七錢半) 蒲黃(炒) 人參(去蘆) 神曲(炒,各二兩半)甘草(炒,五錢) 雄黃(八錢,另研飛) 白蘞 干姜(各七錢半) 金箔(一千二百片,內(nèi)四百片為衣,余入藥內(nèi),另研) 犀角(末二兩) 干山藥(十兩) 大棗(一百枚,蒸熟去皮核,爛研成膏入藥)

    上,除棗、杏仁,及牛黃、麝香、雄黃、龍腦四味,另為細(xì)末,入前藥和勻,煉蜜與棗膏為丸,每?jī)勺魇瑁媒鸩瓰橐?。每服一丸,溫白湯化下,食后服?/p>

    小兒驚癇,即酌度多少,以竹葉煎湯,溫溫化服。

    比金丸 虎睛丸(二方俱見前)

    清神湯治驚癇。

    犀角(鎊) 遠(yuǎn)志(姜制,焙) 白蘚皮 石菖蒲 人參 甘草(炒。各一錢半)

    上為末。每服五七分,麥門冬煎湯調(diào)下。

    酸棗仁丸(見驚悸)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