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氣平,味咸甘,無毒,陰之陰也。此劑稟北方陰氣而生,為陰中至陰之物,大能補陰,而治陰血不足,是以下焦滋補丸藥多用為君。雖曰補陰,又能補心。其陰虛發(fā)熱,骨蒸骨痿,皆當(dāng)用之。東垣以為強陰治崩,補遺以為去瘀血,何哉?蓋由陰強而氣血調(diào)和,則瘀血自去也,總是一意。又能理小兒囟門不合,又治女子濕癢陰瘡。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氣平,味咸甘,無毒,陰之陰也。此劑稟北方陰氣而生,為陰中至陰之物,大能補陰,而治陰血不足,是以下焦滋補丸藥多用為君。雖曰補陰,又能補心。其陰虛發(fā)熱,骨蒸骨痿,皆當(dāng)用之。東垣以為強陰治崩,補遺以為去瘀血,何哉?蓋由陰強而氣血調(diào)和,則瘀血自去也,總是一意。又能理小兒囟門不合,又治女子濕癢陰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