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綱目拾遺》 石上螺螄

    作者: 趙學(xué)敏

    俗名鬼螺螄,形如海螄而小,秋冬常在墻腳石隙中,夏月在濕地青苔上,取用洗去土。

    治黃膽慈航活人書∶取石上螺螄半碗,搗如泥,無灰白酒頓熱沖服之。

    疔濟世良方∶黃風(fēng)膏治疔瘡,及頭面熱毒瘡。雄黃一兩,釘銹、白梅肉各五錢,消風(fēng);散一兩,夏月加鬼螺螄二十個,共研細(xì)末,苦鹽鹵調(diào)勻,貯瓷罐內(nèi)。凡患疔腫毒瘡,用銀針挑破毒頂,敷上此藥,以綿紙蓋定,其毒收斂不走,三日后即愈。黃氏醫(yī)抄∶取細(xì)長小鬼螺螄搗爛,連殼敷患處,露頭出膿,次日即可消。

    拔疔保合堂秘方∶鬼螺螄一個,荔枝核三個,存性,白梅肉六個,共搗爛成膏,貼之。

    取出疔根后用八寶丹收功。

    鼻疔慈航活人書∶花盆中青螺二三個,同鹽搗涂,立效。

    白火丹集聽∶丹有五種,青、黃、赤、白、黑,黃白易治,黑丹莫救,青丹十日內(nèi)可治,赤丹亦然,俱不可見燈火、食鹽物。治法∶取溪澗中鬼螺螄酒煮食,即消。脹腫氣悶者,食數(shù)次愈。

    三漏丸活人書∶治穿屁漏、通腸漏、瓜藤漏,皆濕熱之邪毒,殺蟲退管穩(wěn)當(dāng)之劑;土蜂窩、鬼螺螄、蟬蛻各七錢,乳香、沒藥,川萆酥炙、陳棕、管仲各五錢,豬懸蹄甲十個,刺皮炙一個,雷丸三錢,黃蠟四兩化開,加麻油六七匙,入藥為丸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白湯下。

    通經(jīng)周氏家寶∶鬼螺螄十四個砑碎,油紙攤貼臍上,縛定周時。此螺生在陰處。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