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心經 火癩如灼之瘡,大小不一,或形如癬,裂斷皮膚,愈而復發(fā),乃心臟受毒,病深七年方盛,其蟋蟀癩,亦乃心經毒也。
肝經 木癩初起似蝕癬狀,大小不同,形色不一,或遍身高低不定,俗呼為棉花癬。
脾經 土癩或先發(fā)熱嘔吐,身發(fā)黃腫,即現(xiàn) 塊,大如雞卵,小如彈丸,或麻木不仁,穿即成瘡,膿氣臭穢難聞。
肺經 金癩初發(fā)如楊梅瘡,上無殼,內泛碎,肉凸起,紫赤潰爛,真如楊梅,毒入肺經,眉睫毛落,二年鼻梁崩倒,眼塌唇翻,乃金癩之驗,若蠹魚生肺腑,致生面白細蟲,舉體艾白斑駁,周身如癬,儼然泥壁風之狀,外用熏洗則能取效。白癩乃風寒暑濕之氣,邪毒湊聚,彌滿肺竅,久則蟲蠹食肺管所致。
腎經 水癩必先得水病而停蓄,又為風濕觸激,或生在陰莖,蝕于陰囊,兩旁發(fā)腫塊橫 ,寒熱交作,腫痛難忍,漸大而潰變成爛瘡,一年病劇,眉發(fā)墜落,水癩之毒在腎,濕久生蟲,流注遍身則生青黑赤紫斑駁,以致陰莖痿癩,皮穿肉爛,膿血臭穢,烏癩乃邪毒入腎,蟲食精髓,下虛不救,若在胸肋脅腿臂肋之間,生核如桃李之狀,穿爛臭惡,或似漏瘡,或如 疹,手足頑痹,針刺不知,此種之證宜大補氣血。
胃經 酒癩因醉臥汗出迎風,邪入于胃所致,似赤非赤,似白非白,大者如錢,小者如豆,此證最為難治。麻癩由酒毒留滯胃腑,遍發(fā)瘡毒,狀如疥癬,痛癢難忍,或手足發(fā)黑白頑痹,形如雁來鵝掌風之狀,或發(fā)內痔,頭硬而碎,形如 頭,遍體皆然,觸之則大痛冷汗,一時即愈。
瘋與癩大同小異,但癩輕而瘋重,治癩之法,可于瘋證門中諸方酌用。
《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所以主張溫補。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心經 火癩如灼之瘡,大小不一,或形如癬,裂斷皮膚,愈而復發(fā),乃心臟受毒,病深七年方盛,其蟋蟀癩,亦乃心經毒也。
肝經 木癩初起似蝕癬狀,大小不同,形色不一,或遍身高低不定,俗呼為棉花癬。
脾經 土癩或先發(fā)熱嘔吐,身發(fā)黃腫,即現(xiàn) 塊,大如雞卵,小如彈丸,或麻木不仁,穿即成瘡,膿氣臭穢難聞。
肺經 金癩初發(fā)如楊梅瘡,上無殼,內泛碎,肉凸起,紫赤潰爛,真如楊梅,毒入肺經,眉睫毛落,二年鼻梁崩倒,眼塌唇翻,乃金癩之驗,若蠹魚生肺腑,致生面白細蟲,舉體艾白斑駁,周身如癬,儼然泥壁風之狀,外用熏洗則能取效。白癩乃風寒暑濕之氣,邪毒湊聚,彌滿肺竅,久則蟲蠹食肺管所致。
腎經 水癩必先得水病而停蓄,又為風濕觸激,或生在陰莖,蝕于陰囊,兩旁發(fā)腫塊橫 ,寒熱交作,腫痛難忍,漸大而潰變成爛瘡,一年病劇,眉發(fā)墜落,水癩之毒在腎,濕久生蟲,流注遍身則生青黑赤紫斑駁,以致陰莖痿癩,皮穿肉爛,膿血臭穢,烏癩乃邪毒入腎,蟲食精髓,下虛不救,若在胸肋脅腿臂肋之間,生核如桃李之狀,穿爛臭惡,或似漏瘡,或如 疹,手足頑痹,針刺不知,此種之證宜大補氣血。
胃經 酒癩因醉臥汗出迎風,邪入于胃所致,似赤非赤,似白非白,大者如錢,小者如豆,此證最為難治。麻癩由酒毒留滯胃腑,遍發(fā)瘡毒,狀如疥癬,痛癢難忍,或手足發(fā)黑白頑痹,形如雁來鵝掌風之狀,或發(fā)內痔,頭硬而碎,形如 頭,遍體皆然,觸之則大痛冷汗,一時即愈。
瘋與癩大同小異,但癩輕而瘋重,治癩之法,可于瘋證門中諸方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