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申斗垣曰∶喉乃性命呼吸之門,不可輕忽。喉中起疳,若不早治,一二日間死生干系,輕則緩,重則急,宜涼膈解毒。(《啟玄》)
李東垣曰∶凡喉間作痛潰爛,久而不愈,此必楊梅瘡毒,須以萆 湯為主,隨證佐以別藥。
汪省之曰∶過橋疳生咽喉之下,肺管之上,看之不見,吹藥不到,飲食妨礙,此楊梅結毒于肺胃也。(《理例》)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容包括內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申斗垣曰∶喉乃性命呼吸之門,不可輕忽。喉中起疳,若不早治,一二日間死生干系,輕則緩,重則急,宜涼膈解毒。(《啟玄》)
李東垣曰∶凡喉間作痛潰爛,久而不愈,此必楊梅瘡毒,須以萆 湯為主,隨證佐以別藥。
汪省之曰∶過橋疳生咽喉之下,肺管之上,看之不見,吹藥不到,飲食妨礙,此楊梅結毒于肺胃也。(《理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