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豬蹄湯(《正宗》) 治癰疽已潰流膿時,用此湯洗,消毒瓦斯,去惡肉,回死肌,潤瘡口,又能散風消腫,腐盡則已。
羌活 當歸 赤芍 黃芩 白芷 甘草 露蜂房(各等分) 豬前蹄(一只)
上為粗末,看瘡疽大小用藥多少,先將豬蹄用白水六碗煮,蹄軟為度,將汁濾清,吹去汁上油花,用藥一兩投于汁中,再用微火煎十數(shù)沸,密絹濾去藥渣,候湯半熱,將軟絹蘸湯淋于瘡上,輕手挹去瘀膿腐肉,其惡物隨湯而下,洗訖,以絹帛挹干,按法如式,次第用藥。
防風湯(《十法》)
防風 白芷 甘草 赤芍 川芎 當歸尾(各二錢) 連須蔥(去尾五根)
先將雄豬前蹄煨十數(shù)沸,吹去浮油,濾取三大碗,入藥煎熟,以絹片蘸湯淋洗,其深曲處,以新羊毛筆洗之,軟絹拭干,再上丹藥。
洗方(《十法》)
當歸 獨活 白芷 甘草(各二錢) 蔥頭(五個)
水三碗,煎至藥爛,濾清,以絹帛蘸湯挹凈瘡上,隨搓貼紅黑二膏。洗時切忌風寒為要。如背瘡輕淺易治者,以此代豬蹄湯,其功亦效。
洗方陳冬瓜瓤子煎洗。
洗藥神硝散(《集驗》) 專治癰疽潰爛臭穢。
蛇床子(二兩研破) 樸硝(一兩)
和勻,每用三錢,水一碗,煎三五沸,通手洗之。
《脾胃論》(公元 1249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三卷。依據(jù)臨床實踐,結合醫(yī)學理論,認為脾胃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最為 重要,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張。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編,主要內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豬蹄湯(《正宗》) 治癰疽已潰流膿時,用此湯洗,消毒瓦斯,去惡肉,回死肌,潤瘡口,又能散風消腫,腐盡則已。
羌活 當歸 赤芍 黃芩 白芷 甘草 露蜂房(各等分) 豬前蹄(一只)
上為粗末,看瘡疽大小用藥多少,先將豬蹄用白水六碗煮,蹄軟為度,將汁濾清,吹去汁上油花,用藥一兩投于汁中,再用微火煎十數(shù)沸,密絹濾去藥渣,候湯半熱,將軟絹蘸湯淋于瘡上,輕手挹去瘀膿腐肉,其惡物隨湯而下,洗訖,以絹帛挹干,按法如式,次第用藥。
防風湯(《十法》)
防風 白芷 甘草 赤芍 川芎 當歸尾(各二錢) 連須蔥(去尾五根)
先將雄豬前蹄煨十數(shù)沸,吹去浮油,濾取三大碗,入藥煎熟,以絹片蘸湯淋洗,其深曲處,以新羊毛筆洗之,軟絹拭干,再上丹藥。
洗方(《十法》)
當歸 獨活 白芷 甘草(各二錢) 蔥頭(五個)
水三碗,煎至藥爛,濾清,以絹帛蘸湯挹凈瘡上,隨搓貼紅黑二膏。洗時切忌風寒為要。如背瘡輕淺易治者,以此代豬蹄湯,其功亦效。
洗方陳冬瓜瓤子煎洗。
洗藥神硝散(《集驗》) 專治癰疽潰爛臭穢。
蛇床子(二兩研破) 樸硝(一兩)
和勻,每用三錢,水一碗,煎三五沸,通手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