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治一切癰疽及諸惡瘡。(以下惡瘡方。)黃蜀葵花(七枚,干者)黃柏(半兩,濃者,去粗皮)黃連(去須,二錢)山梔子(三枚,上件為細末,每用藥末五錢許,即入白芨末一錢和勻,井花水調(diào)。如腫未成頭,即用篦子敷藥于腫處,以薄連紙蓋之,腫消紙落,或未消,即再用藥。如已有頭、以紙條子敷藥,放寬圍之,漸次圍近,使毒瓦斯不外侵。生肉如欲潰,別用藥蝕頭,亦周回用藥條圍之。撮膿盡以真麻油調(diào),不入白芨,以雞毛掃瘡口。如大,即入白芨,更別抄桃奴一錢,(正名桃梟,乃是桃實,著枝不落,經(jīng)冬不凋者。正月采。)用麻油調(diào),量瘡口大小,剪新熟青絹,早晚蘸藥貼瘡上,候瘡平即止。治小兒軟癤尤妙。如患瘡,止用五味藥,新汲水調(diào),攤連紙上,臨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