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查古籍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生溪澗田港止水中,若流水則不生,形如蕨萁,中一莖,兩旁細葉攢對,似蜈蚣狀,故名。
葉頗糙澀,不似浮萍之光澤。綱目水藻集解下有馬藻,葉亦對生,形亦微似,而實非一物。
蓋藻可食,此則不可食。故主治亦別也。俗呼邊箕萍。群方譜∶麻萍之異種,長可指許,葉相對聯(lián)綴,不似萍之點點清輕也。
按∶麻,即今蜈蚣萍。
治虱∶同壽錄∶蜈蚣萍曬干燒煙熏之,則一切跳蚤壁蟲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