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幼科證治準繩》 耳聾

    作者: 王肯堂

    巢氏云,手太陽之經(jīng)入于耳內(nèi),頭腦有風,入乘其脈,與氣相搏,故令耳聾。

    《圣惠》治小兒風熱兩耳聾鳴方遠志(去心)甘草(炙微赤,銼)柴胡(去苗)菖蒲(各一分)磁石(三分,搗碎,水淘去赤汁)麥門冬(去心,焙半兩)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蔥白湯調(diào)下半錢,日二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張渙〕

    通鳴散

    治耳聾。

    菖蒲(一寸九節(jié)者)遠志(去心。各一兩)柴胡(去苗)麥門冬(去心)防風(各半兩)細辛甜葶藶(各一分)以上搗羅,并為細末,次入磁石(一分,搗碎,水淘去赤汁)杏仁(二七個,湯浸,去皮尖,研)上件,都研勻。每服半錢,煎蔥白湯調(diào)下,日二,乳后。

    《圣惠》

    細辛膏

    治小兒耳聾,或因腦熱,或因水入,或因吹著,并宜用此。

    細辛防風(去蘆頭)川大黃(銼,微炒)黃芩(各一分)川椒(去目,十粒)蠟(半兩)上件藥,細銼,用清麻油三合,煎藥紫色,濾過,下蠟候消為膏。每日三度,用一大豆大,點于耳中。

    《圣惠》治小兒耳聾不瘥方甜葶藶杏仁(湯浸,去皮)鹽(各等分)上件藥搗,研如膏,以少許豬脂和合,煎令稠,以綿裹如蕤核大,塞耳中,日一易之。

    又方松脂菖蒲(末)烏油麻(各半兩)上件藥相和搗熟,綿裹如一紅豆大,塞耳,日一易。

    又方菖蒲(末一分)杏仁(湯浸,去皮尖,研如泥,半兩)上相和研令乳入,每用少許,綿裹內(nèi)耳中,日一易。

    又方上取蔥白于灰中煨令熟,以蔥白頭納耳中,日三易。

    又方蓖麻子(去皮十枚)棗肉(七枚)同搗如膏。每取蕤核大,綿裹少許,塞耳中,日一易。

    又方上,搗芥子令爛,以人乳和。綿裹少許,塞耳中,日一易之。

    麝香散

    治沉耳。

    麝香(少許)白礬(一錢,火)五倍子(二錢)上件,為末。紙捻子點入耳中少許。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