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綱目拾遺》 浙貝

    作者: 趙學敏

    土貝

    今名象貝。去心炒。百草鏡云∶浙貝出象山,俗呼象貝母。皮糙味苦,獨顆無瓣,頂圓心斜,入藥選圓白而小者佳。葉喑齋云∶寧波象山所出貝母,亦分兩瓣,味苦而不甜,其頂平而不尖,不能如川貝之象荷花蕊也。土人于象貝中揀出一二與川貝形似者,以水浸去苦味,曬干,充川貝賣,但川貝與象貝性各不同;象貝苦寒,解毒利痰,開宣肺氣。凡肺家挾風火有痰者宜此。川貝味甘而補肺,不若用象貝治風火痰嗽為佳。若虛寒咳嗽,以川貝為宜。

    張景岳云∶味大苦,性寒,陰也,降也,乃手太陰少陽足陽明厥陰之藥。大治肺癰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氣,善開郁結(jié),止疼痛,消脹滿,清肝火,明耳目,除時氣煩熱,黃膽淋閉,便血溺血,解熱毒,殺諸蟲,及療喉痹瘰,乳癰發(fā)背,一切癰瘍腫毒,濕熱惡瘡痔漏,金瘡出血,火瘡疼痛,為末可敷。煎湯可服。性味俱濃,較之川貝母清降之功,不啻數(shù)倍。反烏頭,又解上焦肺胃之火。

    張石頑本經(jīng)逢原云∶貝母浙產(chǎn)者,治疝瘕喉痹乳癰,金瘡風痙,一切癰瘍,同苦參當歸。

    治妊娠小便難,同青黛治人面惡瘡。同連翹治項上結(jié)核。皆取其開郁散結(jié)化痰解毒之功也。

    吹喉散∶經(jīng)驗廣集∶治咽喉十八癥俱效。大黑棗每個去核,裝入五倍子一個去蟲研,象貝一個去心研,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極細末,加薄荷葉末少許,冰片少許,貯瓷瓶內(nèi),臨用吹患處,任其嘔出痰涎數(shù)次,即愈。

    對口∶楊春涯驗方∶象貝母研末敷之,神效。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吳道源
  • 《女科寶鑒》是以中醫(yī)方法論述女性生殖器相關(guān)疾病的探索性新書,書中詳細介紹了七十多種常見女性生殖器相關(guān)病證,其中包括女科雜病、性病、月經(jīng)病和中醫(yī)藥避孕、中醫(yī)藥抗早孕等。各病證以病機要點為中樞,展開對理、證、法、方、藥的論述,同時,引進中醫(yī)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臨床指導性和收藏價值。

    縱覽全書,具有形式新穎、內(nèi)容豐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點。全書共約25萬字。

    讀者對象:中西醫(yī)臨床工作者、醫(yī)學院校師生及廣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作者:
  • 作者:
    凌德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立齋
  • 作者:
    雪巖禪師
  • 作者:
    宋仲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