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灌漿落痂二門參看)凡痘家,能食者不問稠密皆吉,不能食者痘雖疏亦難發(fā)難靨,瘡密者危。蓋人絕水谷則死,表里皆病則困也。有欲食而不能食者,必喉舌有痘作痛,艱于吞嚼也,以爛粥米飲頻頻與之,以助脾胃之氣,更以甘桔湯加牛蒡子以解咽喉,利胸膈也?!参獭撤蚨化徶鲆?,固賴元氣以發(fā)之,而元氣之壯也,必滋乳食以養(yǎng)之,自四五日以至痂落之后,飲食不減,二便如常,雖不起發(fā),不紅綻,或陷塌,用藥得宜,可保無虞。使乳食減少,兼以泄瀉,則元氣自此而日衰,雖無前證,日后必至藥亦難效,去生遠矣。故四五日前而不食者,此毒盛于里,猶可治也,至六七日后而不能食者,雜證百出,行漿不實,雖藥之,亦何益哉。有稟受壯實,又發(fā)于五歲之外者,又不可以例論也。有痘已痂起而不食,宜調(diào)脾胃,若痘起而倍能食,乃胃中宿熱消谷,能食而大便秘,宜四順飲之類微解之,恐胃熱不去,為口瘡。又有脾胃壯實能食,大便如常,不必服藥。此治痘者、可不知所審耶。〔張〕不食,有虛實之異,其人怯弱,精神慢而不食,或因犯胃氣臟腑自利而不食者為虛,當溫養(yǎng)之,益黃(脾)理中(吐逆)姜附、輩主之。身熱中滿而不食者為實,當清利之,白虎湯(發(fā)熱)五苓散(驚)輩主之。如腹脹不食,口角流涎者,小異功散主之(吐瀉)。
初出,胸前稠密而減食者,此毒盛脾弱也,宜消毒飲加酒洗紫草、山楂、人參輩。已出,或因煩渴飲冷過多,或誤投涼劑傷冷腹脹,大小便利,腹中虛鳴不能食者,當以溫中藥疏逐冷氣;治法見腹脹條。有內(nèi)實之人,皮濃肉密,而毒瓦斯難于發(fā)越者,又當服解毒勻氣之藥。凡痘出而飲食少進者,多因虛而毒發(fā)不透,或兼有積滯故也,以秘傳大透肌散(出不快)加枳實、濃樸服之。飲食不化,手足逆冷者,脾氣虛寒也,四君子湯加干姜,甚則附子。瘡痂既起,則中氣暴虛,多不能食,只宜四君子輩徐徐調(diào)養(yǎng)之?;蛴携忦杵鸲苁痴?,乃胃中宿有蘊熱也,蓋胃熱則消谷,故能食,更兼大便秘結(jié)者,宜三黃丸利之,庶不生他變也。然亦有一等脾胃素壯實者,亦自能食,大便亦不至有秘結(jié)之患,則不必用此藥也。
靨后大小便如常而食少者,宜胃愛散、小異功散、雙和散之類調(diào)補。痂落潮熱,唇紅口渴不食者,四君子湯加陳皮、山楂、黃連??噬酰仔g散。不解,以大連翹飲去黃芩主之。
脾胃傷于飲食者,枳實丸(傷食)主之。大便酸臭,不消化,畏食或吐者,枳術丸(傷食)。傷冷凍飲料食者,宜溫之,神應丸(傷食)主之。然神應丸內(nèi)有巴豆,善醫(yī)者臨證,須量虛實斟酌,少與之,庶不壞事。
趙氏治瘡痘不進乳食,用白術苦參湯。宿食不消者陳皮枳實湯。如因熱壅不食者,二和湯加黃芩。胃虛弱不調(diào),而不能食者,人參養(yǎng)胃湯、麥冬參術散、七珍散、俱可選用?;蛴须s證者,去其雜證,氣和自能食矣。或大小便秘者,利之。
四君子湯
人參白茯苓白術甘草(各一兩)上咀。用水一盞,生姜三片,煎四分,溫服,每帖三錢。
六神散
治脾胃虛弱,津液燥少,內(nèi)虛不食,身發(fā)虛熱。
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炙)白扁豆(炒)黃(密炙)上等分,為細末。每服抄二錢,用水半盞,生姜一片,棗一枚,同煎至三分,去滓溫服之,不拘時候。身熱甚者,加烏梅少許,同煎服。
七珍散
調(diào)胃進食。
山藥人參茯苓黃白扁豆(各一錢)白術(二錢)甘草(七分)上,銼為粗散。加粟米一撮,姜二片,棗三枚,水煎,不拘時溫服。
人參養(yǎng)胃湯
補脾進食之劑。
白術陳皮神曲(各一錢五分)人參茯苓梔子黃芩(各一錢)甘草(八分)上銼散。分為二服,水煎,不拘時服。
麥冬參術散
調(diào)胃進食,兼消積之藥。
麥門冬白術(各二錢)陳皮(一錢半)人參甘草(各一錢)濃樸(七分)上銼散。分為二服,水煎,無時。
二和湯
消食扶氣之劑。
藿香香附(各等分)上,為極細末。滾水放溫,調(diào)下二三錢。
白術苦參湯
治小兒患痘,不進乳食。
白術白芍藥檳榔訶子柴胡青皮(各一錢)苦參(一錢二分)鼠粘子濃樸陳皮砂仁烏藥紫草(各一錢)上銼散。每服四五錢,水煎,食遠服。
陳皮枳實湯
治患痘宿食不消。
陳皮(一錢二分)鼠粘子濃樸(各一錢一分)枳實青皮烏藥紫草茸砂仁神曲檳榔草果桔梗(各一錢)升麻(八分)上銼散。每服四五錢,水煎,食遠服。
凡痘瘡,飲食之間毋令太饑,毋令太飽,毋太寒、太熱,以損脾胃,但與糜粥爛飯,淡薄滋味以養(yǎng)之,切忌肥甘、煎炒、五辛、一切動風動火之物。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灌漿落痂二門參看)凡痘家,能食者不問稠密皆吉,不能食者痘雖疏亦難發(fā)難靨,瘡密者危。蓋人絕水谷則死,表里皆病則困也。有欲食而不能食者,必喉舌有痘作痛,艱于吞嚼也,以爛粥米飲頻頻與之,以助脾胃之氣,更以甘桔湯加牛蒡子以解咽喉,利胸膈也?!参獭撤蚨化徶鲆?,固賴元氣以發(fā)之,而元氣之壯也,必滋乳食以養(yǎng)之,自四五日以至痂落之后,飲食不減,二便如常,雖不起發(fā),不紅綻,或陷塌,用藥得宜,可保無虞。使乳食減少,兼以泄瀉,則元氣自此而日衰,雖無前證,日后必至藥亦難效,去生遠矣。故四五日前而不食者,此毒盛于里,猶可治也,至六七日后而不能食者,雜證百出,行漿不實,雖藥之,亦何益哉。有稟受壯實,又發(fā)于五歲之外者,又不可以例論也。有痘已痂起而不食,宜調(diào)脾胃,若痘起而倍能食,乃胃中宿熱消谷,能食而大便秘,宜四順飲之類微解之,恐胃熱不去,為口瘡。又有脾胃壯實能食,大便如常,不必服藥。此治痘者、可不知所審耶。〔張〕不食,有虛實之異,其人怯弱,精神慢而不食,或因犯胃氣臟腑自利而不食者為虛,當溫養(yǎng)之,益黃(脾)理中(吐逆)姜附、輩主之。身熱中滿而不食者為實,當清利之,白虎湯(發(fā)熱)五苓散(驚)輩主之。如腹脹不食,口角流涎者,小異功散主之(吐瀉)。
初出,胸前稠密而減食者,此毒盛脾弱也,宜消毒飲加酒洗紫草、山楂、人參輩。已出,或因煩渴飲冷過多,或誤投涼劑傷冷腹脹,大小便利,腹中虛鳴不能食者,當以溫中藥疏逐冷氣;治法見腹脹條。有內(nèi)實之人,皮濃肉密,而毒瓦斯難于發(fā)越者,又當服解毒勻氣之藥。凡痘出而飲食少進者,多因虛而毒發(fā)不透,或兼有積滯故也,以秘傳大透肌散(出不快)加枳實、濃樸服之。飲食不化,手足逆冷者,脾氣虛寒也,四君子湯加干姜,甚則附子。瘡痂既起,則中氣暴虛,多不能食,只宜四君子輩徐徐調(diào)養(yǎng)之?;蛴携忦杵鸲苁痴?,乃胃中宿有蘊熱也,蓋胃熱則消谷,故能食,更兼大便秘結(jié)者,宜三黃丸利之,庶不生他變也。然亦有一等脾胃素壯實者,亦自能食,大便亦不至有秘結(jié)之患,則不必用此藥也。
靨后大小便如常而食少者,宜胃愛散、小異功散、雙和散之類調(diào)補。痂落潮熱,唇紅口渴不食者,四君子湯加陳皮、山楂、黃連??噬酰仔g散。不解,以大連翹飲去黃芩主之。
脾胃傷于飲食者,枳實丸(傷食)主之。大便酸臭,不消化,畏食或吐者,枳術丸(傷食)。傷冷凍飲料食者,宜溫之,神應丸(傷食)主之。然神應丸內(nèi)有巴豆,善醫(yī)者臨證,須量虛實斟酌,少與之,庶不壞事。
趙氏治瘡痘不進乳食,用白術苦參湯。宿食不消者陳皮枳實湯。如因熱壅不食者,二和湯加黃芩。胃虛弱不調(diào),而不能食者,人參養(yǎng)胃湯、麥冬參術散、七珍散、俱可選用?;蛴须s證者,去其雜證,氣和自能食矣。或大小便秘者,利之。
四君子湯
人參白茯苓白術甘草(各一兩)上咀。用水一盞,生姜三片,煎四分,溫服,每帖三錢。
六神散
治脾胃虛弱,津液燥少,內(nèi)虛不食,身發(fā)虛熱。
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炙)白扁豆(炒)黃(密炙)上等分,為細末。每服抄二錢,用水半盞,生姜一片,棗一枚,同煎至三分,去滓溫服之,不拘時候。身熱甚者,加烏梅少許,同煎服。
七珍散
調(diào)胃進食。
山藥人參茯苓黃白扁豆(各一錢)白術(二錢)甘草(七分)上,銼為粗散。加粟米一撮,姜二片,棗三枚,水煎,不拘時溫服。
人參養(yǎng)胃湯
補脾進食之劑。
白術陳皮神曲(各一錢五分)人參茯苓梔子黃芩(各一錢)甘草(八分)上銼散。分為二服,水煎,不拘時服。
麥冬參術散
調(diào)胃進食,兼消積之藥。
麥門冬白術(各二錢)陳皮(一錢半)人參甘草(各一錢)濃樸(七分)上銼散。分為二服,水煎,無時。
二和湯
消食扶氣之劑。
藿香香附(各等分)上,為極細末。滾水放溫,調(diào)下二三錢。
白術苦參湯
治小兒患痘,不進乳食。
白術白芍藥檳榔訶子柴胡青皮(各一錢)苦參(一錢二分)鼠粘子濃樸陳皮砂仁烏藥紫草(各一錢)上銼散。每服四五錢,水煎,食遠服。
陳皮枳實湯
治患痘宿食不消。
陳皮(一錢二分)鼠粘子濃樸(各一錢一分)枳實青皮烏藥紫草茸砂仁神曲檳榔草果桔梗(各一錢)升麻(八分)上銼散。每服四五錢,水煎,食遠服。
凡痘瘡,飲食之間毋令太饑,毋令太飽,毋太寒、太熱,以損脾胃,但與糜粥爛飯,淡薄滋味以養(yǎng)之,切忌肥甘、煎炒、五辛、一切動風動火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