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幼科切要》 足腫門(mén)

    作者: 王錫鑫

    小兒足腫,用手按之成坑遲起者,水腫也。隨按隨起者,氣腫也。形色虛弱,關(guān)紋青淡,眼光散大者,主腎虛方,各方附下。

    治水腫方

    防己 黃 赤苓 丑牛(各一錢(qián)) 肉桂(五分) 甘草(七分) 水煎服。

    氣腫方

    防己 箭 升麻 當(dāng)歸 焦術(shù) 炙草(各一錢(qián)) 水煎服。

    治腎虛腫方

    熟地(五錢(qián)) 澤瀉 云苓 棗皮 懷山藥(各二錢(qián)) 牛膝 附片(各一錢(qián)) 甘草(八分) 水煎服。

    治鶴膝風(fēng)方

    虎脛骨 石欄藤 箭桿風(fēng) 當(dāng)歸 防己 酒煎服。

    足上濕氣 石菖蒲、箭桿風(fēng)、姜蔥共搗如泥,敷上即效。

    足上凍 洗方用桐子葉或茄子根,煎水洗之。

    足上濕爛方用水龍骨 為末摻之,即舊船底下練子灰。

    足上繡爛 枯礬、甘石、掃粉、胡粉,細(xì)末摻之。

更多中醫(yī)書(shū)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