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丹溪心法》(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五卷。 分 100 門,包括外感、內傷、外證、婦科、幼科等,前有十二 證見證等六篇,后附“丹溪翁傳”。
四逆為太陰主方,而諸經可以并用。在太陰,固本以逐邪也;在少陰,溫土以制水也;在厥陰,和土以生木也;在太陽,益火以扶陽也。惟陽明胃實,少陽相火,非所宜耳。
○手足厥逆,有寒、熱、表、里之各異。
四逆散,解少陰之里熱;當歸四逆湯,解厥陰之表寒;通脈四逆湯,挽少陰真陽之將亡;茯苓四逆湯,留太陰真陰之欲脫。四方有各經輕、重、淺、深之別也。(柯韻伯)
四逆湯,全從回陽起見;四逆散,全從和解表里起見;當歸四逆,全從養(yǎng)血通脈起見。不欲入辛熱之味,恐劫其陰也。蓋少陰臟中,重在真陽,陽不回,則邪不去;厥陰臟中,職司藏血,血不養(yǎng),則脈不起。即遇久寒之人,亦不用干姜、附子。止用吳萸之走肝者,自上而下;生姜之辛散者,自內達外足矣。(周禹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