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論》云∶凡產(chǎn)后皆血虛,故多汗。
《錄驗方》治產(chǎn)后虛勞,汗出不止牡蠣散方∶牡蠣(二兩)干姜(二兩)麻黃根(二兩)凡三物,冶篩,雜白粉,粉身,不過三四便止。
《千金方》治產(chǎn)后虛羸,盜汗,時邑邑惡寒方∶吳茱萸(如雞子大)一味,以酒三升浸之半日,煮得二升,頓服一升,日再。間日飲之。
《子母秘錄》治產(chǎn)后汗出不止,兼腹痛虛乏勞方∶通草夕藥當歸(各三兩)生地黃(切,一升)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溫三服。(今按∶《博濟安眾方》∶夕藥,當歸各一兩,生地黃切半升。上,水二升,煎取一升,分服。)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源論》云∶凡產(chǎn)后皆血虛,故多汗。
《錄驗方》治產(chǎn)后虛勞,汗出不止牡蠣散方∶牡蠣(二兩)干姜(二兩)麻黃根(二兩)凡三物,冶篩,雜白粉,粉身,不過三四便止。
《千金方》治產(chǎn)后虛羸,盜汗,時邑邑惡寒方∶吳茱萸(如雞子大)一味,以酒三升浸之半日,煮得二升,頓服一升,日再。間日飲之。
《子母秘錄》治產(chǎn)后汗出不止,兼腹痛虛乏勞方∶通草夕藥當歸(各三兩)生地黃(切,一升)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溫三服。(今按∶《博濟安眾方》∶夕藥,當歸各一兩,生地黃切半升。上,水二升,煎取一升,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