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浸淫瘡方第七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浸淫瘡,是心家有風(fēng)熱,發(fā)于肌膚。初生甚小,先癢后痛而成瘡。汁出浸淫肌肉,浸淫漸闊,乃至遍體。其瘡若從口出流散四肢則輕,若從四肢生然后入口則重。

    以其漸漸增長,因名浸淫瘡也。

    《葛氏方》治猝得浸淫瘡,轉(zhuǎn)廣有汁,多起于心。不早治之,繞身周匝則殺人方∶以雞冠血涂之。

    又方∶新牛屎,絞取汁涂之,燒以熏之,佳。

    又方∶胡燕窠末,以水和敷之。

    《錄驗(yàn)方》天麻草湯方∶天麻草切五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一斗,分洗,以殺瘡癢也。

    《極要方》療身上瘡,瘡汁所著處即成瘡,名曰浸淫,癢不止方∶黃連(一兩)黃柏(一兩)蘆茹(一兩)石(一兩)甘草(一兩)生胡粉(一兩)上搗甘草以上為散。胡粉于子中著熬令黃,和之為散。欲敷藥,先以苦參汁洗,故帛拭干即著藥,不過三四度即瘥。

    《蘇敬本草注》云∶生嚼胡麻涂之。

    《集驗(yàn)方》治猝毒瓦斯攻身,或腫,或赤,或痛,或癢,淫并分散。上下周匝,煩毒欲死方∶取生魚,切之如作膾,以鹽和敷之。若通身多作,令竟病上。干復(fù)易之。

    《千金方》治浸淫瘡方∶以煎餅,熱敷之取止,神良。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