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千年紅、石眼樹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光葉石楠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otinia glabra (Thunb.)Maxim.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曬干,切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800m的山坡雜木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澆灌、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光葉石楠,常綠喬木,高3-5m,可達(dá)7m。老枝灰黑色,無毛,皮孔棕黑色。葉互生;葉柄長1-1.5cm,無毛;葉片革質(zhì),細(xì)長時及老時皆呈紅色,橢圓形、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5-9cm,寬2-4cm,有稀疏淺鈍細(xì)鋸齒,兩面無毛?;▋尚裕粡?fù)傘房花序頂生,總花梗和花梗均無毛;花直徑7-8mm;萼筒杯狀,無毛;萼片5,三角形;花瓣5,白色 ,倒卵形,反卷,內(nèi)面近基部有白色絨毛?;坑卸套?;雄蕊20,花柱離生,下部合生。梨果卵形,長約5mm,紅色,無毛?;ㄆ?-5月,果期9-10月。
性狀鑒別,葉橢圓形、長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5-9cm,寬2-4cm,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此細(xì)鋸齒,兩面均無毛;葉柄長0.5-1.5cm,無毛。葉革質(zhì)。氣微,味苦。
葉含正烷烴(n-alkane),氫氰酸,苯甲醛(benzaldehyde),熊果酸(ursolic acid),表無羈萜醇(epifridelinol)。
味苦;辛;性涼。
清熱利尿;消腫止痛。主小便不利;跌打損傷;頭痛
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千年紅、石眼樹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光葉石楠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otinia glabra (Thunb.)Maxim.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曬干,切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800m的山坡雜木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澆灌、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光葉石楠,常綠喬木,高3-5m,可達(dá)7m。老枝灰黑色,無毛,皮孔棕黑色。葉互生;葉柄長1-1.5cm,無毛;葉片革質(zhì),細(xì)長時及老時皆呈紅色,橢圓形、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5-9cm,寬2-4cm,有稀疏淺鈍細(xì)鋸齒,兩面無毛?;▋尚裕粡?fù)傘房花序頂生,總花梗和花梗均無毛;花直徑7-8mm;萼筒杯狀,無毛;萼片5,三角形;花瓣5,白色 ,倒卵形,反卷,內(nèi)面近基部有白色絨毛?;坑卸套?;雄蕊20,花柱離生,下部合生。梨果卵形,長約5mm,紅色,無毛?;ㄆ?-5月,果期9-10月。
性狀性狀鑒別,葉橢圓形、長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5-9cm,寬2-4cm,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此細(xì)鋸齒,兩面均無毛;葉柄長0.5-1.5cm,無毛。葉革質(zhì)。氣微,味苦。
化學(xué)成分葉含正烷烴(n-alkane),氫氰酸,苯甲醛(benzaldehyde),熊果酸(ursolic acid),表無羈萜醇(epifridelinol)。
性味味苦;辛;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消腫止痛。主小便不利;跌打損傷;頭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