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王爛瘡方第八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王爛瘡者,由腑臟實熱,皮膚虛而受風(fēng)濕,風(fēng)濕與熱相搏,故初起作瘭漿,漸漸王爛,大汗流浸漬,故曰王爛也。亦名王灼瘡,以其初作瘭漿,如湯火所灼也。又名洪燭瘡,其初生如沸湯灑,作瘭漿赤爛如火燭,故名洪燭也。

    《葛氏方》治大人、小兒猝得王灼瘡,一名瘡,一名王爛瘡,此瘡初起作漿。似火瘡,故以灼爛為名。

    燒牛屎,篩下以粉之。

    又方∶熬秫米令黃黑,搗以敷。

    又方∶煮小豆汁,納雞子,絞以洗之良。

    又方∶末黃連、胡粉,油和涂之。

    《短劇方》有洪燭瘡,身上忽生瘭漿,如沸湯灑。劇者,竟頭面,亦有胸脅腰腹通如火湯,瘭漿起者是也。治之法∶急宜服漏蘆湯下之,外宜以升麻湯浴,但倍分多煮之,以浴KT之。其間敷升麻膏佳。

    若窮地?zé)o藥者,但依治丹法,用單行草菜方也。(《千金方》同之。)《范汪方》治王爛瘡方∶大麻子,大豆等葦桶中納之,熱炙蒸篇頭,取汁涂瘡上,再過愈。

    《僧深方》治王爛瘡方∶胡粉(燒令黃)青木香龍骨滑石(各三兩)上四物,冶篩畢,以粢粉一升和之,稍稍粉瘡上,日四、五愈。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