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癭方第十四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癭者,由憂恚氣結(jié)所生。亦由飲沙水,沙隨氣入于脈,搏頸下而成之。

    初作與櫻核相似,而當(dāng)頸下也,皮寬不急,垂然是也。恚氣結(jié)成癭者,但垂壘壘無核也。

    飲沙水成癭者,有核壘壘無根,浮動(dòng)在皮中。又云∶三種癭,有血癭,可破之。有息肉癭,可割之。有氣癭,可具針之。

    《養(yǎng)生方》云∶諸山水里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作癭病,動(dòng)氣增患。

    《短劇方》云∶有癭病者,始作與櫻相似。其癭病喜生頸下,當(dāng)中央不偏兩邊也。皮寬不急,垂然則是癭也。中國(guó)人患?xì)饨Y(jié)癭者,但垂無及也。長(zhǎng)安及襄陽、蠻人其飲沙水善病沙癭,有壘壘耳無根,浮動(dòng)在皮中。

    治諸癭良方∶小麥一斗,以淳苦酒一斗漬小麥,令釋,漉出,爆令燥,燥復(fù)漬之,苦酒盡,曝麥燥,搗下篩,以海藻三兩,別搗末合冶之。溫酒服方寸匕,日三,禁鹽、生魚、豬肉、生菜。數(shù)用有驗(yàn)也。(今按∶《龍門方》加昆布三兩?!斗锻舴健吩啤弥稳臧`及瘰。)《千金方》治癭方∶昆布二兩,切,如指大,酢漬,令咽汁盡則愈。

    又方∶灸風(fēng)府穴百壯,又灸大椎百壯。

    又方∶灸大椎兩邊相去各一寸半少下垂各三十壯。(《短劇方》云∶大椎上節(jié)以上屬頸,崇骨也,大椎與崇骨相接處,其節(jié)最高碩也。)《葛氏方》治頸上猝結(jié)果漸大欲成癭方∶海藻一斤,酒二斗漬一宿,稍稍含一、二合咽之。酒盡取滓末服方寸匕,日三。

    《范汪方》治癭昆布丸方∶昆布(八兩)海藻(八兩,洗)凡二物,搗下篩,和以蜜丸。先食,含如半棗大,稍稍咽之。日五服,不知稍增,以知為度。

    《效驗(yàn)方》治癭昆布丸方∶昆布(二分)松蘿(二分)海藻(五分)凡三物,冶合下篩,以白蜜丸如李子,含咀嚼咽其汁,日三夜二。

    《極要方》治癭海藻散方∶海藻(十分)昆布(一兩)海蛤(一兩)通草(一兩)松蘿(一兩)干姜(一兩)桂心(一兩一方無干姜,代白蘞一兩。)上七物,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

    《耆婆方》治人氣癭方∶松蘿(二兩)海藻(三兩)通草(二兩)半夏(三兩洗一遍)桂心(二兩)海蛤(三兩)昆布(三兩)干姜(六兩)茯苓(二兩)細(xì)辛(三兩)桔梗(二兩)上十一味,搗篩為散,以酒服一方寸匕,日三。

    又方∶炒鹽薄之。

    《玉箱方》治三十年癭及瘰方∶海藻(八兩)貝母(二兩)土瓜根(二兩)麥面(二分)四味,作散,酒服方寸匕,日三。(《經(jīng)心方》同之。)《廣利方》療癭結(jié)氣方∶昆布(二大兩,暖水洗,去咸味,寸切)小麥(三大合)以水二大升,煮取小麥?zhǔn)?,擇取昆布空腹含三、五斤,津液?xì)細(xì)咽之,日再含。(忌生冷油膩。)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