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葛氏方》治陰囊下濕癢皮剝方∶酸漿煮地榆根及黃柏汁,洗皆良。
又方∶柏葉、鹽各一升,合煎以洗之畢,取蒲黃敷之。
又方∶煮槐枝以洗之。
又方∶嚼大麻子,敷之。
又方∶濃煮香洗之。
《醫(yī)門(mén)方》療陰囊下濕癢,搔破水出,干即皮剝起方∶地榆黃柏蛇床子(各三兩)槐白皮(切,一升。)水七升,煮取三升,暖以洗瘡,日三四度,勿食魚(yú)。
《玉房秘訣》云∶治陰囊下濕散方∶麻黃(三兩)蛇床子(二兩)夕藥(三兩)黃連(三兩)粢米(一升)搗末粉之。
又方∶干姜黃連牡蠣(各五分)粢米(八分)搗篩以粉之。
又方∶末子敷之。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 一卷。先論口齒、喉舌之證,分為六門(mén),次論骨鯁、諸蟲(chóng)、體氣的治法 ,也分六門(mén),末附方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mén)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葛氏方》治陰囊下濕癢皮剝方∶酸漿煮地榆根及黃柏汁,洗皆良。
又方∶柏葉、鹽各一升,合煎以洗之畢,取蒲黃敷之。
又方∶煮槐枝以洗之。
又方∶嚼大麻子,敷之。
又方∶濃煮香洗之。
《醫(yī)門(mén)方》療陰囊下濕癢,搔破水出,干即皮剝起方∶地榆黃柏蛇床子(各三兩)槐白皮(切,一升。)水七升,煮取三升,暖以洗瘡,日三四度,勿食魚(yú)。
《玉房秘訣》云∶治陰囊下濕散方∶麻黃(三兩)蛇床子(二兩)夕藥(三兩)黃連(三兩)粢米(一升)搗末粉之。
又方∶干姜黃連牡蠣(各五分)粢米(八分)搗篩以粉之。
又方∶末子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