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論》云∶馬喉痹者,謂熱毒之氣結(jié)于喉間,腫連頰而微壯熱,煩滿而數(shù)吐氣,呼之為《千金方》曰∶喉痹深腫連頰,吐氣數(shù)者,名馬喉痹。治之方∶馬銜一具,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三服。
又方∶馬鞭草根一握,勿中風,截去兩頭,搗取汁服。
《龍門方》治馬痹方∶取馬藺草根,凈洗,燒作灰一匙,燒棗枝取瀝汁,和灰攪飲立瘥。
(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一卷。主張人身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闡明補陰療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源論》云∶馬喉痹者,謂熱毒之氣結(jié)于喉間,腫連頰而微壯熱,煩滿而數(shù)吐氣,呼之為《千金方》曰∶喉痹深腫連頰,吐氣數(shù)者,名馬喉痹。治之方∶馬銜一具,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三服。
又方∶馬鞭草根一握,勿中風,截去兩頭,搗取汁服。
《龍門方》治馬痹方∶取馬藺草根,凈洗,燒作灰一匙,燒棗枝取瀝汁,和灰攪飲立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