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目清盲方第十四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清盲者,謂眼本無異,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見物耳。若臟虛有風邪痰飲乘之謂之《眼論》云∶夫人苦眼無所因起,忽然幕幕,不痛不癢,漸漸不明,經(jīng)歷年歲,遂致失明。

    要針又云∶夫清盲之為病,發(fā)在于內。有障狀似凝膏,大如楮子,浮在眼內,游泊水中,正障瞳虛談,辭妄說,徒施千萬,竟不收一,雖復盧醫(yī)起骨,華佗解KT,此皆偏學一邊,各善一術。至于清盲內障,則自拱手。

    《治眼方》治眼清盲無所見斑浮鳩散方∶斑浮鳩(一頭,冶如食法,炙令熟)決明子(半升)細辛(二兩)防風(二兩)凡四物,咀,合封十五日,干之,冶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

    又云∶治清盲無所見三十年方∶細辛(一分)熒火(十二枚)蕪菁子(一升)鯉魚膽(三枚)凡四物,冶蕪菁子,細辛,熒火下篩,以魚膽和之,不足,人乳汁益之,服如梧子三丸,七又方∶豬膽(一枚)凡一物,微火上煎之,令可丸以如黍米,納眼中食頃有驗,如方始生翳宜少敷,不可過多。

    《耆婆方》治人目清盲晝夜不見物方∶秦皮、升麻、黃芩分等,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沾綿,敷目中。

    《短劇方》目清盲無所見方∶以赤鯉魚膽并腦,雜真珠合和,綿取注中。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