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國彭(鐘齡)著。五卷??偨Y了辨證施治的八綱、八法、因證立方,條分縷析,多為臨床心得之語。末附《外科十法》。
查古籍
《醫(yī)學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國彭(鐘齡)著。五卷??偨Y了辨證施治的八綱、八法、因證立方,條分縷析,多為臨床心得之語。末附《外科十法》。
《醫(yī)學正傳》(公元 1515 年)明.虞摶(天民)著。八卷。分門論證,以朱震亨的學說為主,參以張仲景、孫思邈、李杲之說,并結合抒發(fā)己見。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樁(靈胎、洄溪)著。二卷。分為“經(jīng)絡臟腑”“脈”“病”“方藥”“治法”“書論”“古今”七門,論醫(yī)學的源流利弊,議論通達。但有時也不免矯枉過正。
(公元 1565 年)明.樓英(全善)著。四十卷。包括總論,臟腑疾病、傷寒、婦人、小兒、運氣等,記載病證治法,方藥,對于金元醫(yī)家的學說收載較多。
《病源論》云∶諸陽經(jīng)筋,皆在于頭。三陽之筋,并絡入于頷頰,夾于口,諸陽為風寒所客《葛氏方》治口噤不開者方∶取大豆五升,熬令黃黑,以五升酒,漬取汁。奏強發(fā)口,以灌之。
又方∶獨活四兩,桂二兩,以酒水各二升,合煮取一升半,分二服,溫臥。
《千金方》治中風口噤方∶術(四兩)酒(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又方∶服淡竹瀝一升。
《極要方》療中風口噤不知人方∶豉(五升)茱萸(一升)以水七升,煮三沸,飲之。(《千金方》同之。)《廣利方》理中風口噤不開方∶獨活一大兩。切,以清酒二大升,煮取一升半。即大豆五大合,熬取煎酒熱,投豆中,密蓋《效驗方》治人卒中風欲死口不開身不得著席大豆散方∶大豆(二兩,熬令焦)姜(二兩)蜀椒(二兩,去目,汗。)凡三物,搗下篩,酒服一錢匕,日一愈。
《新錄方》治口噤方∶灸承漿穴,在頤前下,唇之下。
又方∶灸頤尖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