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宗金鑒》 皮薄漿嫩

    作者: 吳謙

    痘瘡皮薄根不紅,待得成膿漿淡清,溶溶破爛不完整,氣血虛弱證多兇,速服十全大補劑,氣充血足始堪生。

    [注]

    痘瘡賴氣血以成功,氣血充實,則痘皮蒼老,肥滿堅厚,若氣血虛縮,痘必光亮軟皺,溶溶如濕,須用十全大補湯峻補氣血,庶毒化漿行,可保安全矣。

    (十全大補湯)人參黃耆蜜炙茯苓當歸白術土炒肉桂甘草炙白芍酒炒熟地黃川芎引用煨姜水煎服。

    (方歌)

    十全大補湯最靈,人參黃耆白茯苓,當歸白術肉桂草,白芍熟地及川芎。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陳嘉謨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楊時泰
  • 作者:
    唐宗海
  • 作者:
    劉宋、雷學所著
  •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習。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作者:
  •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