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宗金鑒》 柴葛解肌湯

    作者: 吳謙

    治三陽合病,頭痛發(fā)熱,心煩不眠,嗌干耳聾,惡寒無汗,三陽證同見者。

    石膏 柴胡 羌活 白芷 黃芩 芍藥 桔梗 甘草 葛根 加姜棗,水煎服。

    【注】陶華制此以代葛根湯。不知葛根湯,只是太陽,陽明藥,而此方君柴胡,則是又治少陽也;用之于太陽,陽明合病,不合也。若用之以治三陽合病,表里邪輕者,無不效也。仲景于三陽合病,用白虎湯主之者,因熱甚也。曰汗之則譫語遺尿,下之則額汗厥逆,正示人惟宜以和解立法,不可輕于汗下也。此方得之葛根,白芷,解陽明正病之邪。羌活解太陽不盡之邪。柴胡解少陽初入之邪。佐膏,芩治諸經(jīng)熱,而專意在清陽明。佐芍藥斂諸散藥而不令過汗。桔梗載諸藥上行三陽。甘草和諸藥通調(diào)表里。施于病在三陽,以意增減,未有不愈者也。若渴引飲者,倍石膏加栝蔞根,以清熱而生津也。若惡寒甚無汗,減石膏,黃芩加麻黃,春夏重加之,以發(fā)太陽之寒。若有汗者,加桂枝以解太陽之風(fēng),無不可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