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宗金鑒》 五苓散方

    作者: 吳謙

    澤瀉一兩一分豬苓(去皮)三分茯苓三分白術三分桂(去皮)二分

    右五味,為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芩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注】

    水停心下,甚者病悸,已明其治矣。微者短氣,其治有二:氣虛短氣,是氣少不能長息而短也;微飲短氣,是水停阻礙呼吸而短也。若呼之氣短,是心肺之陽有礙也,用芩桂術甘湯以通其陽,陽氣通則膀胱之竅利矣。吸之氣短,是肝腎之陰有礙也,用腎氣丸以通其陰,陰氣通,則小便之關開矣。故曰:苓桂術甘湯主之,腎丸亦主之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