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宗金鑒》 半夏散及湯方

    作者: 吳謙

    半夏(洗)桂枝甘草(炙)各等分

    右三味,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內(nèi)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似不當(dāng)散

    服。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yǔ)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注】

    少陰病,咽痛不愈,若劇者,咽中為痛所傷,漸乃生瘡,不能言語(yǔ),聲音不出,所必然也。以苦酒湯主之,用半夏滌涎,蛋清斂瘡,苦酒消腫。則咽清而聲出也。

    【集注】

    程知曰:咽痛忌汗、忌寒下、故甘草、桔梗、苦酒三方,皆用和解之法。惟半夏散及湯,在前條為辛散溫解之法也。

更多中醫(yī)書(shū)籍